體罰和責罵可以說是最糟糕的懲罰方法,它的特點是處罰立即見效,也許很多家長都應用過。其實這種懲罰會產生很多“后遺癥”,如造成心理創(chuàng)傷,或為孩子將來出現攻擊行為提供榜樣等。
筆者曾遇到過一個這樣的病例:12歲的男孩,每當學習成績不佳,回家后就是挨打,后來母親下崗,父親每天工作從早到晚,孩子挨打變得更加頻繁,甚至出現因打孩子被警察干預。這個孩子后來出現反社會行為,撒謊、偷竊、打架斗毆。在診所,父母親非常后悔,表示一定要好好學習教育孩子的方法。這樣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不勝枚舉。
我們再回到“罰跑事件”,對違反紀律的體校學生,罰跑也許并不是什么很過激的懲罰。該例學生罰跑類似于體罰和暫時隔離的結合。就暫時隔離來說,恰當時間是1歲1分鐘,9歲的孩子以10分鐘以內比較合適。但是罰跑的時間長達1個小時,對9歲孩子來說無論是體力上還是心理上都是較難承受的。
進入21世紀,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類將更加文明,體罰和責罵等粗暴的教育方法應逐漸讓位給科學的教育方法。為了社會、家庭以及兒童今天的幸福和明天美好的未來,家長、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