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媽媽,我也有望子成龍的心理,但在實施家庭教育的時候,我并沒有一味地給孩子填塞文化知識,而是把德育培養(yǎng)放在了第一位。
眾多成功者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一個人的道德品質(zhì)、性格、信念等非智力因素,是他事業(yè)成功和家庭幸福的決定因素。所以我很注重對孩子這方面的培養(yǎng)。
比如我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對他說,不論你做什么,只要自己能做到,就不要麻煩別人,這樣才能早些自立,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比如我教孩子懂得感恩。我曾讓孩子看過一張索馬里難民營黑人兒童的照片。孩子看到照片上那個瘦骨嶙峋的黑人兒童,感到很吃驚。我說這個男孩和你年齡相仿,但他的國家正在發(fā)生戰(zhàn)爭,許多孩子吃不飽穿不暖;而我們在我們的國家里,生活條件不知要好多少倍。所以,我們要懂得感恩。
比如我教孩子要有愛心,不要欺負(fù)小動物。一次我看見他攥住貓咪的尾巴,頭朝下把它拎起來,貓咪大聲尖叫著他也不放手。我立刻生氣地拽住他的頭發(fā),嚴(yán)肅地呵斥他:你愿意我拽你的頭發(fā)嗎?!我想這遠比跟孩子講愛護動物、動物是我們?nèi)祟惖呐笥堰@些大道理要管用得多。給他深刻的感受,他才能有深刻的記憶。
比如我堅持要求孩子講禮貌,我告訴他,友好的態(tài)度能讓人感覺到舒服。如果你不希望別人粗魯?shù)貙δ悖敲茨闶紫染鸵远Y待人。
我還教孩子學(xué)會尊重別人的勞動。比如剛剛拖過的地板,你不能馬上踩出許多腳印……
總之,我會隨時抓住生活中的一些點滴小事,啟發(fā)孩子通過換位思考親自去感受和體驗,從中真正領(lǐng)悟做人的道理,從而逐漸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并分辨出是非對錯和善惡美丑。 耿彥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