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摸清孩子思路:“什么是滾呀?”“這樣就是滾呀,那有什么好奇怪的,一推就滾了!薄澳闶遣皇菃枺呵驗楹尾幌笞雷右粯右粯右煌剖瞧街苿拥,而是滾動呢?” (這句話等孩子自己說出來最好。) “那爸爸跟你說,桌子也能滾,你相不相信?”“不信呀,那爸爸做給你看!卑炎雷酉破饋磙D(zhuǎn)90度,再掀下又轉(zhuǎn)90度,就這樣演示幾次。用小方凳吧,現(xiàn)實點。 然后問孩子:“這算不算滾呀?” 再問孩子:“那為何,我們平時推桌子,它是平著移動,不滾呢?”我們來做個實驗。拿塊橡皮泥,干一點,粘性不要太大。 先從三棱柱開始,到長方體,到六角柱,八角柱,最后到圓。 都讓孩子嘗試讓它滾動,看容易度。 為了避免孩子每次推的輕重,用力點和方向不一致影響實驗誤差,可以換用直觀的方法。 用塊光滑的扳子,把柱壯體放上面,然后改變板子的傾斜角度,看都是在哪個角度開始滾動。三角柱和長方體的橡皮泥,一般到開始滑動都不會滾的。 問孩子有什么規(guī)律? 基本的規(guī)律就是,如果要滾動的話,長方體到下一個穩(wěn)定狀態(tài)要轉(zhuǎn)90度,八面體要轉(zhuǎn)45度。改變幅度要小,就容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