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說:“不是蛇,是樹葉!比缓,放心地跟著媽媽走了。
寶寶的怕在告訴我們,小寶寶們所生活的世界與我們大人們是完全不同的。從他們的眼睛中看去,有無數(shù)高不可攀的事物,也有許多巨大的震耳欲聾的聲音,這一切都可以給他們的生活帶來難以克服的困難。而人對自己難以駕御的事物總是會害怕,寶寶們的怕在所難免。
然后,需要的是寶寶們遇到怕以后的境遇,是決定他們今后的性格發(fā)展與處世態(tài)度的關鍵。如果寶寶們在出現(xiàn)每一種怕的感覺之時,哪怕是一種小小驚恐,都得到了讓他能夠接受的答案,那他們所得到的將不僅是對眼前的事物不再害怕的經(jīng)驗,同時也學習到了一種處理恐懼的方法,那就是對害怕的事情總能找到不用再怕的理由,今后也可以自己去試著解決新的害怕問題了!這樣的寶寶他們并不是生來膽子就比別人大,而是在大人細心的幫助下,自己學會了不斷地處理害怕的問題,他們積累了比別的寶寶更多的克服恐懼感的經(jīng)驗,那還有什么恐懼能難倒他們呢?
但如果寶寶們每一次小小的驚恐都被我們大人按照自己的感覺忽略了,“那有什么好怕的呢?”寶寶們失去的就不僅是一次次認識未知的新事物的機會,而且更嚴重的是他們在一點點地積累著對客觀世界的恐懼感覺,他們沒有機會學會如何處理自己這種恐懼感。隨著年齡的增長,接觸外界范圍的擴大,不斷增加的未知事物會給他們更多的恐懼感覺,而他們面對自己的恐懼感又是毫無辦法,就會讓自己陷入內(nèi)外交錯的壓力感覺中。久而久之,這樣的寶寶會讓恐懼感占據(jù)整個心靈,他的膽子自然就會比其它人小得多了。
幼兒的全部生活,就是通過每天的看、聽、說、動等等感覺,一點一滴的體驗著外部世界,積累經(jīng)驗,從而完成自己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形成獨立與他人的態(tài)度與處理問題的方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性格。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幫助寶寶積累許多積極的經(jīng)驗,避免消極的經(jīng)驗,從而達到使他們建立健全人格的期望。因此,如果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寶寶有害怕的感覺時,千萬不要以為那是無足輕重的一點小事,還是要像青青的媽媽那樣,細心的找一找寶寶害怕的原因,然后有針對性地幫助寶寶克服它。這也就是青青的性格中表現(xiàn)出伶俐大方的原因。
因此,當媽媽們覺得自己的寶寶膽小的時候,千萬要在他們每次說怕的時候,都要記得蹲下身,從寶寶的眼睛中去看一看那個引起害怕的事物,然后認真找出能讓寶寶接受這件事物的科學答案來,再想出辦法讓寶寶同你一起接受它。并且要記得堅持做下去,因為這是關系到寶寶一生性格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媽媽決不可輕易地放棄喲!(來源/星星生活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