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闖禍實況1
某一天中午,佟阿姨把2歲4個月左右的Sam從兒童之家接回來,在主臥室的衛(wèi)生間洗澡。Sam這些天對淋浴噴頭特別感興趣,總是抓在手里戀戀不舍!癝am要玩兒這個(噴頭),玩兒一會兒會兒!蔽野言『煉旌茫屗谠「桌锿鎯。平時我們也經常讓他在很淺的浴缸水里玩兒個痛快,要出來時就叫我們。
我在外邊和阿姨吃飯,不時聽到浴室傳來Sam的捧腹大笑。過了一會兒,他叫:“水都流出來啦!”我去看,見他把噴頭對著浴缸的墻,水流出了浴缸外,流進地漏。我沒管他,回到餐廳。下一次他叫,我再去看他,哇!不得了,這小家伙拿著噴頭對著浴室噴,整個浴室一片汪洋,已經開始流向臥室。我趕緊脫光腳,邁進水里,關上水龍頭,把Sam遞給站在臥室的阿姨,開始收拾浴室。Sam裹在干毛巾里,饒有興致地看著自己的成果,看媽媽怎么擰泡濕的浴墊、怎么把水推進地漏。
整個過程中,我和阿姨沒有大呼小叫、沒有一句怨言、也沒有批評Sam。
Sam闖禍實況2:
他站在我坐的條凳上,伸手去夠餐桌旁的柜式空調機的葉片。因為旁邊隔著東西,不好夠,他爬下去,繞到桌子另一邊,搬出一只凳子,爬上去。他站到凳子上,踮著腳去夠葉片,感受里邊傳出來的涼風,把葉片推上去、扒下來。我去扶他的腰,他扒拉我的手,說:“媽不扶Sam!
我說,“媽必須扶Sam,因為這樣比較危險,媽媽要保護Sam。”
“媽走,媽不扶!
“你不要媽扶,媽就把你抱下來,你就不能在凳子上玩兒了。”
以前這樣的講條件,Sam都能答應,但是今天他特別固執(zhí):“媽走,媽不扶Sam!
我把手從他身上拿下來,環(huán)著他的腰扶在桌子上:“媽沒有扶Sam啊,媽扶桌子呢!”
“媽走,媽遛彎兒去!盨am仍然不屈不撓。
“哎,Sam,你站在這兒是要玩兒空調呢,還是要跟媽打架?”
Sam聽到了新鮮詞兒,當然要重復一遍:“跟媽打架!”不過動作還是在玩兒空調。
沒幾分鐘,他的注意力就從空調轉移到餐桌上的干花……
我不知道別的媽媽遇到同樣的情況,是不是已經直截了當?shù)卣f了N個“不行!別動!”甚至發(fā)了脾氣、打掉孩子的手。反正我比較“慣”著Sam,他想干什么,只要沒危險,就都可以;我不要他做的事情,就想一些別的辦法來阻止他,而不是直接拒絕他。
不要老實寶寶
撫養(yǎng)Sam這樣精力充沛、愛玩愛動的孩子,我們要有非常的耐心、付出更多的精力和精神,更費心思,但是我們也從中得到無比的快樂。經常聽到一些孩子的看護人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好帶,羨慕誰誰的孩子“多老實!”說實在的,給我一個老實的孩子我也不要,我寧肯要一個淘氣的。老實的孩子多半是受到管束壓制的孩子,他之所以老實,是因為被壓抑得“失去了生活的激情”。
老實的孩子不給家長找麻煩,但是也被家長剝奪了好奇心和創(chuàng)造力。兒童之家的老師說,她們見過的老實孩子,怕生人、怕運動、怕外界、對什么都沒有興趣,老師不叫,他就呆呆地坐著,不知道該干什么。這樣的孩子將來的學習成績不會好——什么都不讓動,孩子失去了求知欲,工作后也無法擔任要職——不讓自己做主,也自然沒有責任心。到那個時候,家長又會呵斥他“怎么這么沒出息!”卻一點兒也沒有想到,孩子的狀態(tài)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很多家長,似乎永遠生活在一種自相矛盾之中:一方面,他們不耐煩孩子的活潑好動,想方設法壓迫、約束孩子的活動;另一方面,他們卻又要求孩子“求知”、“好學”、出人頭地。他們無法忍受孩子到處“亂”摸的小手,恨不能拿繩子把它們捆起來,他們不允許孩子自己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