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婦聯(lián)第六屆執(zhí)委、原中國計生委副主任吳景春近日表示,我國育齡夫婦不孕不育發(fā)病比例達1/8,不孕不育患者超過5000萬,并仍逐漸增加。她說,生育危機即將到來。社會一方面迅猛發(fā)展,一方面面臨生育危機,讓人噓唏。這不只是育齡者個體的悲劇,還是整個社會的不可承受之重,表明當下的生活與生存方式出了問題。
具體說來有以下表征:戀愛困難、結婚晚、工作壓力大導致生育晚,錯過最佳生育年齡;職場競爭激烈,很多女性不得不放棄正常的生命繁衍權;第三,性教育缺乏,婚前性行為開放,頻繁的人工流產(chǎn)也是重要因素。
沒有一個女性不想成為母親,只是身處職場,有太多身不由己,“隱孕族”就是最好證明。比如筆者女友圓圓結婚5年了,為了工作一直推遲懷孕,今年初終于懷上寶寶,卻遭遇流產(chǎn)。
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協(xié)委員張曉梅提出,“強化女性育齡期國家責任,鼓勵黃金育齡期正常生育”,從現(xiàn)實看,國家對“生育危機”的政策傾斜和基本保障短時間內(nèi)很難作出大的提升,這就要求女性自己強化生育意識,在工作和孩子之間做出取舍,這不僅關乎女人的責任,更是家庭幸福的要旨,如同周國平先生所說,有了孩子,家庭才有了自身的實質和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