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時下,生存壓力大等原因讓一部分女性拒絕生育,她們這些人被稱為“丁克”(Double Income No Kids)一族,但有報道稱:一次完整的生育等于增強十年的免疫力,而不少婦科疾病更偏愛不曾生育的女性。“丁克女”是不是真的比其他女性更容易患婦科疾病呢?記者走訪了幾位專家。
不生育的女性,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和乳腺癌發(fā)病幾率高
記者從專家的口中了解到,排名前四位的主要婦科腫瘤中,不生育僅僅對宮頸是個保護。自然分娩過程中對宮頸是有刺激的,特別是多次分娩,很容易引發(fā)產道裂傷等,這些反復刺激和損傷都會使宮頸更容易感染病毒,大大提高患病幾率。但是,生育對女性有更多的保護,包括卵巢、子宮和乳房,可以減少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和乳腺癌的發(fā)生,這歸功于懷孕時排卵停止及孕激素的大量分泌。
“不間斷地排卵,讓卵巢處在一個不斷破口、修復的過程中,而在生育期間,有一年多的時間不必排卵。在這個階段,卵巢得到了很好的休養(yǎng)、修護。理論上講,生育期不排卵,也能延遲絕經的時間,推遲更年期。”劉廣芝說。
另外,子宮內膜癌的發(fā)病被認為和雌激素的刺激有關。在懷孕期間,女性體內孕激素大量分泌,孕激素可以抵消、消耗雌激素對子宮內膜的單一刺激,對子宮內膜是一種保護。所以,生過孩子的女性不但比沒生過孩子的女性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低,原來患的子宮內膜異位癥,也會通過生育得到緩解甚至治愈。
李中玉談到,據臨床病案分析,丁克女性比生育過的婦女更易患乳腺增生和乳腺癌,之所以影響乳腺健康的,主要是她們沒有哺乳。
月經不調、內分泌紊亂的“丁克女”要強化婦科檢查
專家提出,一次生育等于增強十年免疫的說法是有道理的,因為在懷孕的過程,整個身體的激素水平都會有很大的變化。
“胎盤本身就是一個合成激素的很好的場所,胎盤分泌的泌乳素、孕激素、雌激素、促甲狀腺素等很多種激素,是正常狀態(tài)下的10~20倍,這些不僅能夠用來滿足胎兒的正常發(fā)育需要,也促使母親體內腎上腺、甲狀腺水平升高,包括母親的心臟、血液、骨骼等各個系統都發(fā)生了變化,使母體有足夠的能量來維持一次妊娠。人們常說,當了媽媽的女性沒有當女孩兒的時候那么嬌弱,就是這個意思。”賈秀改解釋道。
李中玉也認為不生育的女性更容易內分泌失調。從中醫(yī)上講,當升不升,當降不降是氣機失常的重要原因。“所謂氣機,就是體內氣的運動,氣的運動形式有升降出入,氣機失常包括氣滯、氣逆、氣脫等。如果女性到了生育的年齡而不生育,該哺乳了不哺乳,更容易氣血、氣機失常,引起內分泌失調。”他說。
“與其說不生育對子宮內膜和乳腺有危害,更確切的說法應該是,不排卵造成的不孕、內分泌失調才是兩者危害的根源。因為每次正常的月經都會有孕激素分泌,雖然孕激素的水平沒那么高,但也可以消除一些雌激素對子宮內膜的刺激。所以,如果月經不調、內分泌失調,你不來月經,哪兒來的孕激素來抵消它?”劉廣芝因此特別提醒,如果丁克女性月經正常,內分泌正常也無需太過擔心。除了按正常女性每年檢查一次盆腔,做一次彩超,婦科檢查以及宮頸癌篩查外,一旦有月經不調,要注意檢查一下內分泌六項,如果有內分泌不調,要及時治療。
李中玉則提醒丁克女性,要經常觸摸自查乳房,如果發(fā)現乳房有腫塊、乳頭有凹陷或溢液、乳房皮膚有橘皮樣的改變,應及時到醫(yī)院檢查。
長期服用避孕藥,讓“丁克女”達到近似懷孕的卵巢保護效果
那么,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達到懷孕對卵巢的保護呢?劉廣芝認為,有權威的數據稱,長期口服避孕藥,卵巢癌的發(fā)病率減少30%~60%,也是同樣道理,口服避孕藥的目的就是讓女性不排卵。由此可見,長期口服避孕藥,對卵巢也是一種保護。
“我們把長期連續(xù)服用避孕藥的方法稱為假孕法,也就是用9個月時間通過服藥達到類似懷孕的效果。假孕法還被臨床用做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治療,但是和避孕時服避孕藥的時間、周期是不一樣的。具體做法是:吃藥21天后,停藥,讓來月經,之后再吃下一個周期,這個就是連續(xù)不停地吃,達到不排卵不來月經的目的。”劉廣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