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好多寶寶都有挑食的壞習慣,只吃愛吃的,其他的一口不沾,有的寶寶更過分,主要以零食為主,基本不吃主食。這種種挑食的行為讓媽媽頭疼不已。那么,寶寶吃飯到底為啥如此挑三揀四呢?
在寶寶出生4個月后準備開始添加輔食時,有一個輔食添加原則:輔食的添加種類與量要從少到多,味道從輕到重,盡量不要過早給寶寶接觸甜食。雖說這樣的食物沒有油水、不可口,但輔食的正確添加可以為以后寶寶不挑食、保持均衡營養(yǎng)打下基礎。相反,如果我們任意給寶寶安排輔食,沒有循序漸進的過程,忽視了寶寶的發(fā)育特點,那就為以后的挑食、偏食埋下了隱患。>>推薦閱讀:媽媽學歷高 寶寶易挑食
另外,如果寶寶曾經對某一食物留有不好的印象,也會排斥這一食物。例如,便秘期間吃過的含粗纖維的韭菜、芹菜,病愈后寶寶自然就會將這兩種蔬菜與疾病聯系起來。還有某些食物的外觀、氣味、紋路等也會影響寶寶進食的選擇,很少有寶寶喜歡吃水蘿卜和帶苦味的食物也是這個原因。
挑食是一種不好的飲食習慣,可導致某些營養(yǎng)攝入不足或過剩,進而影響寶寶的生長發(fā)育。家長從轉奶期就要注意合理安排寶寶飲食,逐漸培養(yǎng)寶寶健康的飲食習慣。
寶寶的飲食習慣受家人影響非常大,父母看似無意地評價哪種菜好吃,哪種菜不好吃,喜歡吃什么,不喜歡吃什么,都會被小小人兒聽到耳朵里。當某一天幼兒園阿姨告訴你寶寶挑食,當保健醫(yī)生測量寶寶身高達不到正常值時,你的寶寶就輸在了“吃”的起跑線上。
要培養(yǎng)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改變、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最起碼在寶寶面前不要顯露出特別的飲食偏好。
寶寶對食物的挑三揀四有時是源于自我保護,對待新事物人們都會有一種“陌生感”,有的寶寶會因為陌生而產生好奇,進而希望能夠破解并得到答案,但對于敏感、生性小心翼翼的寶寶,陌生會讓他們產生“恐懼”,結果當然就是排斥。的確,對于大多數寶寶來說,不愿意嘗試新食物,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這個新食物是否安全,寶寶只會喜歡熟悉的食物,只有這個食物反復出現在餐桌上,寶寶才會試著去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