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為人父母,寶寶突如其來的吐奶,總是讓人心慌意亂。寶寶為什么會吐奶?怎么讓寶寶少吐奶?
今天就給大家好好講講,寶寶吐奶那些事兒。
寶寶為什么會吐奶?
首先可以告訴大家:小寶寶吐奶是常見現象,很多時候并無大礙。
這種現象在醫(yī)學上被稱為“嬰兒胃食管反流”,通常在寶寶出生后2-3周開始,4-5個月齡達到高峰,大多數在7-12個月齡的時候完全消失。
之所以會這樣,主要和小寶寶身體發(fā)育的特點有關:
1、食管下括約肌發(fā)育不成熟,會松弛導致食物回流。
食管和胃之間,有一道“門”,門的開關由食管下括約肌控制。吃東西時,括約肌松弛打開門,讓食物能從順利進入胃;吃完后,括約肌收縮關上門,將食管和胃隔開,防止食物倒流回去。
由于年齡的關系,小寶寶的食管下括約肌發(fā)育尚不成熟,門的開關也就不太能精確控制,所以有時會出現食物反流的情況。
2、胃處于水平位
和成人不一樣,小寶寶的胃處于水平位,而且喝奶時大多半躺或躺著喝奶,容易出現食物反流。加上奶水是液體(流動性強),就更容易被吐出來了。
除此之外,吸奶太快或者吞入較多空氣,都有可能加重吐奶的情況。
如何區(qū)分吐奶和真正的嘔吐?
有的家長可能還是比較擔心:如果寶寶不是吐奶,而是真的在嘔吐,要怎么區(qū)分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初步判斷:
1、寶寶反應
大多數嬰兒不會注意到自己在吐奶,不會有大的反應;嘔吐則不然,嘔吐會給寶貝帶來痛苦和不適,家長可以從寶貝的表情和反應中觀察出差異。
2、嘔出方式
吐奶大多是從口腔、鼻腔漏出奶液;嘔吐則激烈得多,嘔吐物可以噴得老遠。
3、癥狀開始的月齡
生理性的吐奶,從寶寶出生后2-3周就開始了。如果寶寶在6個月或者更大的才開始吐奶,需要重視,請及時聯系醫(yī)生排除病理情況。
4、其他表現
嘔吐物中發(fā)現血樣/黃綠色物質,或伴隨脫水/發(fā)熱癥狀,需立即聯系醫(yī)生。
如何讓寶寶不吐奶?
1、奶后拍嗝
喂完奶后,可以將寶寶豎抱片刻并拍嗝;也可等寶寶睡著后進行拍嗝、預防吐奶。
2、喂奶頻率適中
掌握喂奶的時間,頻率不要太高,也盡量不要在寶寶極度饑餓時喂奶。如寶寶吐奶頻繁,每次喂奶量不宜過多,可少量多次。
3、吐奶嗆奶這樣處理
如果寶寶嗆奶了,千萬不能豎著抱起來,以免奶水嗆入肺部。
如果寶寶只是輕輕地咳,爸媽可以把寶寶橫著抱,然后讓寶寶把臉側到一邊,幫他拍拍背。
如果寶寶咳得很厲害,可以讓寶寶趴在腿上,適當加大拍背的力度,讓奶液流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