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循循善誘,是家長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跟孩子講道理不僅需要有耐心,還應結合孩子的心理特征,選擇恰當的方法和技巧。
關于勇敢與膽怯
◆人人都害怕
教育機會:孩子告訴你他害怕打針、害怕蜘蛛、害怕在黑屋子中睡覺、害怕在大家面前講話……
告訴孩子:你都害怕什么,讓他知道,害怕不是見不得人的事,每個人都害怕。
◆害怕可以救人
教育機會:小朋友們來到一座矮墻前,躍躍欲試往上爬,妮妮因為害怕沒有上去,結果矮墻坍塌的時候,只有妮妮安然無恙。
告訴孩子:是害怕幫助她躲過了危險,所以害怕是自我保護的一種方法。
◆當你戰(zhàn)勝恐懼,你就變得強大
教育機會:你們看到一只狗在追一只貓,貓突然不再逃跑而是弓起腰、豎起毛、發(fā)出嘶鳴,狗看到之后,夾著尾巴慢慢后退了。
告訴孩子:那些喜歡欺負人的人總是找膽小的人去攻擊,可是一旦人們鼓起勇氣,不再害怕,準備反抗,挑釁者就開始考慮放棄了。
◆ 我們容易害怕那些我們不了解的事情
教育機會:窗外電閃雷鳴,孩子害怕了,縮在你的懷里。
告訴孩子:閃電是因為兩朵帶有不同電極的云相撞了,所以發(fā)出亮光和聲音,就像馬路上撞車發(fā)出聲音一樣。當你知道原因之后,你就不再那么害怕了吧?
關于成功與失敗
◆不成功≠失敗
教育機會:孩子在幼兒園測試平衡木的時候,總是不能成功,因此他很沮喪,認為自己非常失敗。
告訴孩子:雖然他從平衡木上掉下來,但是他會拍皮球、能夠畫很美的畫、會幫助媽媽收拾玩具,這些做得都很棒。也就是說,一件事情沒有做好,并不代表整個人的失敗。
◆失敗是成功之母
教育機會:孩子用積木搭高樓,一次一次地坍塌,孩子發(fā)現(xiàn),原來三角形的積木不穩(wěn)定,地面不平所以積木容易坍塌,最終,高樓建成了。
告訴孩子:如果不是一次一次的失敗,他不可能明白搭高樓的奧秘,也就不可能最終成功,在贏得成功之前,我們總是要遇到很多困難。
◆害怕失敗,比失敗本身更糟糕
教育機會:孩子自己不能把線頭從珠子中心穿過去,所以拒絕做這個游戲。但在你的鼓勵之下,他最終成功了。
告訴孩子:在做一件事情前,我們總習慣往壞了想。但其實真的去做,卻發(fā)現(xiàn)其實事情沒有那么困難。所以,因為害怕失敗而停滯不前,比真的經歷了失敗更加糟糕。
◆戰(zhàn)勝自己也是一種成功
教育機會:孩子第一次獨立完成50塊的拼圖或者第一次不用扶就從攀登架上滑下來。
告訴孩子:雖然他沒有打敗任何人,但是他完成了一件對他來說非常重要的、而且以前沒能完成的事情,這就是一種成功。
關于工作與金錢
◆我們工作,是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教育機會:和孩子一起精心準備一頓晚餐,或者一起買一束花,把它插在花瓶里。
告訴孩子:人和動物不同的地方就是,我們追求的不僅僅是有飯吃、有衣服穿,我們總是希望自己的生活更美好,為此我們努力工作。
◆工作是辛苦的
教育機會:冬天的早上,實在不愿告別溫暖的被窩,但是當鬧鐘響起的時候,和孩子一起迅速起床穿衣,準備出門。
告訴孩子:因為我們的生活還不完美,所以我們必須工作,而工作都是要付出辛苦的。
◆工作也有快樂
教育機會:帶孩子參觀工作單位,展示工作成績和成果。
告訴孩子:當其他人因為媽媽的工作而獲得快樂和滿足的時候,媽媽就會很開心。而且,媽媽會因為自己的能力得到發(fā)揮而高興。
◆所有人都需要別人的工作
教育機會:一邊帶孩子去買東西,一邊告訴他這個大廈是建筑工人蓋起來的,這袋大米是農民伯伯種出來的,這么干凈的地面是保潔阿姨工作的結果。
告訴孩子:每個人都離不開別人的工作,大家需要互相交換勞動成果。
◆金錢可以讓這種交換更加簡單
教育機會:帶孩子經歷買面包、買衣服的過程,讓他看到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過程。
告訴孩子:媽媽上多少天班,就可以買兩袋面包和一件襯衫呢?可以通過統(tǒng)一的標準——金錢來衡量。
關于友情與愛
◆感情來自于共同的經歷
教育機會:和孩子一起回憶他與最要好的朋友是如何相識的,曾經一起去過哪里,他們之間最開心和最傷心的事情是什么。
告訴孩子:經過一些具體的事情,感情才會加深,而有了感情之后,就會更多地一起做事情。共同的經歷會讓感情更加深厚。
◆友情需要實際行動
教育機會:孩子把好朋友邀請到家中,卻因為一輛遙控汽車而發(fā)生爭執(zhí)。
告訴孩子:朋友不是掛在嘴上的,應該付出實際行動去尊重、分享、合作,那樣感情才會越來越深。
◆想讓別人愛你,自己先要愛自己
教育機會:和孩子一起對著鏡子,讓他自己說出鏡子里那個寶寶的可愛之處。
告訴孩子:當我們想讓別人喜歡自己的時候,自己先要喜歡上自己。我們應該把自己看作一個好人,對自己充滿信任,然后去做那些讓自己滿意的事情。
◆愛是世界上最美的鏡子
教育機會:當孩子對自己失望的時候,給他鼓勵,讓他以積極的眼光看自己。
告訴孩子:在媽媽眼里,他是非常棒的寶寶。因為媽媽愛他,而愛是世界上最美的鏡子,可以把一切都照得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