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后的第一年,也是媽媽們最著急,最手足無措的一年,這130件事情,你一定要記得!
第一個月
1、早開奶,早吸吮,早接觸;
2、要母乳喂養(yǎng);
3、搞好臍部護理,預防肺炎;
4、與孩子多接觸,多抱,多撫摸;
5、學笑,練抬頭和“爬行”;
6、繼續(xù)聽胎教音樂;
7、與孩子多說話,要懂得孩子的哭;
8、生后兩周可服魚肝油滴劑。
9、出生扣接種卡介苗和乙肝疫苗;
10、滿月做常規(guī)體檢。
第二個月
第二個月,在自己去做一些努力的同時,也要觀察寶寶的反應,能否完成一些動作。
1、堅持母乳喂養(yǎng);
2、培養(yǎng)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
3、用媽媽的撫摩、聲音、微笑來促進孩子的感覺發(fā)育;
4、練習俯臥,每日兩次,每次30分鐘;
5、堅持戶外活動;
6、做嬰兒操;
7、引逗孩子發(fā)音;
8、眼睛能清楚地看東西,追隨活動的東西,能夠注視,引逗孩子追視物體。
9、寶寶頭抬起來能持續(xù)30秒;
10、寶寶表情豐富,有人逗他能否做出相應反應;
11、寶寶能表達高興與不高興;
12、寶寶聽見自己熟悉的聲音能停止哭鬧;
13、寶寶吮吸自己的小手;
14、注射第2支乙肝疫苗。
第三個月
第3個月的孩子腦細胞的發(fā)育正處在突發(fā)生長期的第二個高峰的前夜,不但要有足夠的母乳喂養(yǎng),也要給予視、聽、觸覺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訓練。每日生活逐漸規(guī)律化,寶寶睡覺的位置應有意識地變換幾次?勺寣殞氉芬曇苿游,用觸摸抓握玩具的方法逗引發(fā)育,可做嬰兒體操等活動。
1、喂奶的母親要合理增加營養(yǎng);
2、堅持戶外活動,預防佝僂;
3、訓練抓、握;
4、多與孩子對話;
5、練習翻身;
6、可以使用枕頭;
7、增加與孩子游戲的時間;
8、寶寶頭能挺立,俯臥時前臂支撐,挺胸,抬頭;
9、寶寶喜歡親人逗他,能發(fā)出笑聲;
10、寶寶能抓東西;
11、跟他玩玩具時,寶寶會發(fā)出高興的聲音;
12、寶寶能發(fā)出“e”“h”“ai”等聲音;
13、寶寶服第1粒小兒麻痹糖丸;
14、月末請醫(yī)生進行健康檢查。
第四個月
1、堅持4個月母乳喂養(yǎng);
2、為預防貧血可添加蛋黃、肝泥等;
3、充分利用看、聽、觸、嗅、嘗、運動等方式,促進嬰兒感覺發(fā)育;
4、多與孩子對話;
5、頭能豎直并隨意轉動;
6、俯臥時能滾向一側;
7、有的孩子能從俯臥翻成仰臥,或從仰臥翻成俯臥;
8、寶寶能表示情感,能大笑;
9、寶寶手能準確地抓;
10、寶寶會對鏡子笑;
11、給寶寶服第2次小兒麻痹糖丸;
12、給寶寶注射第1次百、白、破混合制劑;
13、給寶寶做結核菌素試驗,復查卡介苗接種情況。
第五個月
1、逐漸添加輔食,注意循序漸進;
2、經(jīng)常更換孩子的食譜;
3、教孩子模仿發(fā)音;
4、預防營養(yǎng)不良性貧血;
5、喜歡照鏡子,并能向鏡中的自己笑;
6、從俯臥翻成仰臥;
7、扶著孩子腰或腋下,能在大人腿上做跳的動作;
8、寶寶可以把東西從一只手倒到另一只手;
9、寶寶俯臥時,上臂能撐起,胸部抬起,昂頭;
10、寶寶能用手抓想要的東西;
11、寶寶表情豐富,能用表情表達喜歡與不喜歡;
12、寶寶可以辨別出親人。
13、寶寶拖起時,腿能支撐身體;
14、給寶寶第3次服小兒麻痹糖丸;
15、給寶寶注射第2針百、白、破混合制劑。
第六個月
1、6個月以后孩子開始愛鬧病,本文來自正版辣媽教室,頭像為孫儷。因為體內(nèi)來自母親的抗體水平逐漸降低。此時孩子特別容易患各種傳染性疾病和各種營養(yǎng)不良癥;
2、保證孩子的營養(yǎng),加好輔食;
3、加強體育鍛煉,多活動;
4、堅持曬太陽,多在戶外活動;
5、保證睡眠;
6、練習翻身打滾;
7、注意出牙保健;
8、注射第3針百、白、破混合制劑;
9、月末常規(guī)體檢。
第七個月
1、添加肉末、動物血、肝泥預防貧血;
2、添加面包干、饅頭干等干硬食物鍛煉咀嚼;
3、練習發(fā)音;
4、繼續(xù)練爬;
5、學做7-12個月嬰兒操;
6、學習認物;
7、訓練抓握和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