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打嗝是幼兒時常見的生理現(xiàn)象。當寶寶吃奶過快或者吸入冷空氣時,都會使植物神經(jīng)受到刺激,從而使膈肌發(fā)生突然收縮,引起迅速吸氣并發(fā)出“嗝”的一聲,當有節(jié)律地發(fā)出此種聲音時,就是所謂的嬰兒打嗝了。
這其中的原因是因為寶寶以腹式呼吸為主,膈肌是嬰兒呼吸肌的一部分。當膈肌收縮時,胸腔擴大,引起吸氣動作;膈肌松弛時,胸腔容量減少,引起呼氣動作。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寶寶打嗝呢?下面就支幾招,讓你輕松應(yīng)對寶寶打嗝的問題,一起來學(xué)學(xué)吧。
【直立式】
盡量把寶寶直立抱在肩膀上,以手部的力量將寶寶輕扣著,再用手掌輕拍寶寶的上背,促使寶寶打嗝。
1、為了防止寶寶溢奶、吐奶,使用直立式時,媽媽可在自己肩膀上墊上小毛巾,方便清潔。
2、由于依靠手部支撐寶寶直立,當寶寶面朝自己的時候,要注意身體不要捂住寶寶的口和鼻,方便寶寶呼吸。
3、如果寶寶在拍打幾次之后都沒打嗝,可以考慮先撫摸再拍打,也可以換另外的肩膀再拍打。
【端坐式】
如果覺得直立式比較辛苦,可以考慮端坐式,媽媽可以坐著,讓寶寶朝著自己坐在大腿上,媽媽一只手托著寶寶的頭,另一只手輕拍寶寶的上背部。
1、為寶寶準備好小毛巾,防止吐奶。
2、與直立式相同,如果寶寶在拍打幾次之后都沒打嗝,可以考慮先撫摸再拍打。
【側(cè)趴式】
媽媽坐好,雙腿合攏,將寶寶橫放,讓其側(cè)趴在腿上,寶寶頭部略朝下。媽媽以一只手扶住寶寶下半身,另一只手輕拍寶寶上背部即可。
這個姿勢比較適合較小的寶寶,為了防止寶寶滑落,要適當用力把寶寶身體固定在媽媽大腿上。
1、給寶寶拍打時,五根手指頭并攏靠緊,手心彎曲成接水狀,確保拍打時不漏氣,同時,注意拍打的力度,一般以引起寶寶背部震動,但不讓寶寶感到疼痛為宜。
2、每次拍打嗝,可以伴隨著寶寶喝奶過程分2~3 次來拍,不必等寶寶全部喝完。這樣對寶寶的消化很有幫助,特別是容易脹氣、溢奶、吐奶的寶寶,在開始喂食之后不久就要先幫他拍打嗝,這樣可有效避免寶寶脹氣或吐奶。
3、拍打嗝關(guān)鍵是經(jīng)常變換位置,拍打嗝的方式因人而異,各位媽媽可以進行多方面的嘗試,拍背、撫觸、按摩等都可以。
【溫馨提示】
媽媽在拍嗝的時候,要經(jīng)常變換位置,適度給寶寶腹部一些小壓力,才是拍打嗝的關(guān)鍵,媽媽們只要多加練習(xí),就會找到適合自己寶寶的拍打嗝小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