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陽光普照 共繪藍圖》在這里我首先要感謝兩年來陪我和回小一起成長的各位老師!
我來自甘肅武威的一個小縣城,那里干旱缺水,沙漠化極為嚴重。為了更好地生活,已有部分老鄉(xiāng)舉家搬遷。06年,我也隨高考移民大軍來新疆求學,09年7月畢業(yè)。剛畢業(yè)那會兒,我迷茫、彷徨,我不知所措,不知自己要干什么,要到哪里去?我四處奔波,尋找工作。幸而那年7月中旬,自治區(qū)特崗教師招聘考試開始,我不假思索的選擇了素有塞外江南美稱的伊犁。09年9月,我懷揣著激情,懷揣著感恩來到伊寧市喀爾墩鄉(xiāng)十三小任教;第一次走上工作崗位,內(nèi)心的激動無以言表,不管工作多忙多累我依舊樂在其中,因為我深知自己的這份工作來之不易。是黨的好政策,才有了新疆各地區(qū)開放門戶的特崗招考;是黨的好政策,全國各地的大中專院校畢業(yè)的學子才能一畢業(yè)就走上工作崗位;是黨的好政策,我才能來到我夢寐以求的伊犁。
更可喜的是,09年、10年,在黨的響應號召下,伊犁地區(qū)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民漢合校。10年9月我原在工作單位喀鄉(xiāng)十三小有幸能與回民學校進行聯(lián)誼合并,我隨著部分同事來到了一個新的工作環(huán)境。新學校,新領導,新氛圍,新規(guī)定,一切都是新的。很快大家都適應了新環(huán)境,進入了新角色。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zhuǎn)眼間我來回民學校工作已有兩個年頭。在回小工作的這兩年,是我人生的第二次起跑線。這里的一些人,一些事,一些變化,時常引領著我,激勵著我不斷奮發(fā)向前。
工作剛開始,因為任務重、壓力大,偶爾工作中遇到不愉快的事不免生生氣,偷偷抹抹淚,是身邊同事一句句安慰和鼓勵的話,使我很快調(diào)整好了自己的狀態(tài)。2011年元月寒假準備回家時,意外的收到了校工會主席關婭麗老師精心為我準備的探親禮品與致我父母的慰問信,心中萬分感激,回小,回小的老師給了我與家一樣的溫暖與關懷。我能夠回報的唯有努力工作,不辜負孩子,家長,學校對我的期望。因為參加工作時間不長,自己的業(yè)務能力和工作水平還很低,工作中時常會有一些熱心的、老資歷的教師引導和幫助我。青藍工程中與我結(jié)對子的朱艷萍老師經(jīng)常會去聽我的課,課后又會熱心的給我提一些很誠懇的意見和建議,幫助我打造高效率的課堂;我校元老教師郝建英老師也是一有時間就會和我探討一些教育孩子、引導學生、管理班級的辦法,在與她的談話中我學到了許多管理孩子的好方法,例如小學生要有好的行為習慣,好習慣要從孩子入學開始抓起等等。為了充實、提高自己,我也從不放松自己的業(yè)務學習。平時積極參與校本教研,認真閱讀各種教育教學刊物,虛心學習和借鑒別人的先進教育理念。認真總結(jié)教學經(jīng)驗,不斷的反思、總結(jié),使自己不斷得到提高。
回小見證了我的成長,我與回小共同見證了大家庭的成長。民漢和校之后各族老師間的關系日益融洽,民語老師喜歡用漢語和大家交流了;漢族老師之中也刮起了一股學民語風。各民族孩子間的距離拉近了,漢語班和雙語班的孩子再不是形同陌路的陌生人,偶爾兩個班的孩子一起做做游戲,中午吃過飯到隔壁教室找朋友聊聊天,放學之后一起結(jié)伴回家是常有的事。東梁街也改變了昔日破舊的面貌,記得剛到東梁街的時候,這里居民區(qū)擁擠,道路狹窄,交通不便,到處都在大興土木,孩子們的上學之路可謂"危機四伏"。時隔三年,公路建的寬闊而筆直,公路兩旁的花草樹木也正在茁壯成長;孩子們都可以高高興興的背著書包從馬路兩旁的人行道上來學校上課。一切都變得那么幸福,一切都變得那么美好。
我教孩子們《吃水不忘挖井人》,還教孩子們幸福不忘黨恩情。飲水思源,結(jié)草銜環(huán)。是黨,讓我們有了今天幸福美滿的日子;是黨,讓我們伊犁地區(qū)各族人民群眾團結(jié)的更加緊密;是黨,讓我們的校園在民漢合校的大潮中更加欣欣向榮,朝氣蓬勃。跟黨走,相信明天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