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縣幼教中心的組織下,我們趕赴機關、武康幼兒園觀摩了全縣幼兒園教師優(yōu)質課評比活動。在活動中,每位參賽的教師都圍繞"建構式課程"為核心內容,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為切入點,充分調動幼兒的活動積極性,讓他們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動手、動腦,在玩中學,學中玩,讓幼兒們體驗到活動的快樂。教學設計巧妙,注重師幼互動,并運用多媒體中聲音、色彩、圖象等效果,將教學擬人化,讓立體的圖形動起來,為幼兒們創(chuàng)設了一個主動發(fā)展的空間。觀摩后,我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
一、教育目標制定明確、注意整合性。
1.在評比活動中,教師制定的教育目標能夠考慮指向多個維度,有機整合情感、態(tài)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fā)展要求,并注意將興趣、態(tài)度等動力系統(tǒng)的目標放在首位,能夠注意領域之間目標滲透與整合。
2.制定教育目標明確、具體,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已有經驗和發(fā)展需要。如大班科學活動《我會畫信》,定位清楚,目標適合,并在過程中實現(xiàn)了目標,且活動豐富了幼兒的日常經驗,發(fā)展了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大班藝術活動《彩色陀螺》,教師緊密結合了幼兒科學認知的經驗與需要,因此,活動被幼兒所認可與喜歡。
二、內容選擇來源于生活,注重興趣性。
1.選擇貼近幼兒生活、幼兒感興趣的內容。如中班藝術活動《買菜》:錄象的播放仿佛帶著幼兒走進了"菜場",幼兒被琳瑯滿目的蔬菜吸引,自然地引入活動,又調動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小班科學活動《好朋友夾心餅干》,以幼兒熟悉的少兒節(jié)目"智慧樹"中的《餅干歌》引題,教師、幼兒情緒高漲,而實物餅干,那不同的形狀、撲鼻的香味,深深地吸引了孩子,讓幼兒嘗試自己做餅干,幼兒又被動作吸引,活動一步步引向高潮,自然而又新鮮,幼兒學得輕松、開心……
2.善于利用和挖掘周邊教學資源,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廢舊物品,注重活動的可行性、趣味性、操作性。如大班藝術活動《彩色陀螺》:教師善于捕捉和挖掘幼兒感興趣的活動,動畫片的播放為幼兒做了充分的課前知識與經驗準備,幼兒有的放矢地發(fā)揮自己的見解與能力。同時,教師善于動腦,充分運用了幼兒熟悉又簡易的材料如:薯片罐、果凍殼、牙簽、陀螺、報紙等易收集的操作材料,幼兒在嘗試中都體驗了成功。中班科學活動《有用的彈簧》,教師靈活的將幼兒在日常中的生活經驗加以提煉、總結與升華,做到了教育與生活緊密相連,來源于生活,又為生活服務,這正是《新綱要》的理念。
三、教學手段、方法多樣化,效果凸顯。
1.活動組織有序,層次清晰,重點突出。教師能以親和的態(tài)度和靈活的活動形式建構安全、平等的學習環(huán)境。能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參與性和操作性。如藝術活動《買菜》、《彩色陀螺》,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教學(錄象、多媒體等),讓幼兒感受聲音、色彩、圖象等效果,營造活動氛圍。同時在活動中教師重視幼兒自主性的探索與體驗,在教師的引領下通過聽聽、看看、玩玩、說說、做做等多種感官的參與進行實踐操作來學習知識,發(fā)展能力。
2.能恰當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和反應,形成良好的師幼、幼幼互動。如中班藝術活動《買菜》,觀看課件、設計巧妙的圖譜、不同角度讓幼兒參與學唱、形式多樣的表演……又如科學活動《好朋友夾心餅干》、《我會畫信》,有集中分析、個別交流、朋友間互學等,不同教學形式但都達成了一個教學目標;再如小班語言活動《小老鼠的旅行》,教師將講述與操作相結合,讓每個孩子都參與說一說、動一動,運用多種手段激發(fā)每個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3.教師教學基本功扎實,教學語言生動活潑,簡潔流暢,富有啟發(fā)性和感染力。幼兒學習態(tài)度積極,情緒良好,在經驗、能力等方面獲得了相應的提高。如大班科學活動《我會畫信》,教師組織語言簡潔、流暢,指導性語言深刻,有啟發(fā)性。因此,幼兒操作目標明確,條理清楚,教師并將知識童趣化、生動化,使幼兒學習處于主動、積極,在自然的情景中發(fā)展了幼兒的能力,也提升了幼兒的生活經驗。
這次活動,我們學到了許多,我們會將這些觀摩學習的收獲與《綱要》相結合,總結經驗,運用到我們的實際教學活動中。 學習是短暫的,可帶給我們的思考是長久的。我們在自己的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將學會不斷反思,以正確的教育觀念和行為去引導每一位孩子,和可愛的孩子們同成長、共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