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規(guī)范集體備課的程序,提高實效建議幼兒園的集體備課按以下程序展開:
1、每1-2周開展一次集體備課(討論)活動;2、組長或主講人精心準備,確定備課任務,在集中前安排組內每位教師進行某一指定內容的教學設計方案的構思;3、組長召集組員集中研討活動,每位組員各抒己見、交流觀點、并對各人構思的教學設計方案進行討論、評價、取舍,然后初步定稿;4、在討論會后,由組長或指定的教師按照討論的結果撰寫教學設計方案,以電子文稿的形式供組內教師使用;5、教師進行個人二次備課,即每一位教師根據(jù)自己班幼兒的實際以及自己的教學風格對教案進行個性化處理;6、下次集體備課時間再具體針對使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修改、再評價;7、最后定稿,由組長統(tǒng)一整理、匯冊;8、組長確定下一階段的備課任務或主講人。
。ㄋ模┥钊雽W習領會新《綱要》精神,樹立"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的理念《綱要》中明確提出:"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在落實"以幼兒為主體"的學習地位上下功夫,特別是在備課時要注重從幼兒身邊的趣事和幼兒關注的話題中選擇、產(chǎn)生出主題內容;要結合本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和實際能力水平來制定活動目標;要遵循幼兒發(fā)展規(guī)律來設計活動環(huán)節(jié),使幼兒在活動中充分感受到自主學習的快樂。還要考慮本班幼兒會在哪些環(huán)節(jié)和具體問題上存在學習障礙,如何鼓勵和幫助他們自主探究以獲得有關經(jīng)驗等等。
。ㄎ澹﹦(chuàng)設濃烈的研討氛圍,提高研討質量組織者要充分調動教師的參與意識,有效利用好教師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想方設法使教師群策群力、在互補共生中成長。除了在制度上監(jiān)督外,園內還可以采取主講人輪流坐莊的方式,既可以充分挖掘出每一位教師的潛力,又可避免組長"一言堂"現(xiàn)象和教師消極應付現(xiàn)象。因為主講人圍繞備課組指定的主題或內容,必須事先做好準備工作(如調查掌握到來自一線的困惑、查閱大量資料、接收新的信息、掌握最新教改動態(tài)、引進科學的觀念、自覺進行專業(yè)理論的學習等等),才能設計好方案,才能夠在集體備課活動中胸有成竹地將自己的設想闡明理由,與大家進行商討、分享。由于主講人準備充分且問題均來自于教學一線,因此其余教師也都能有話說,研討的興趣就會在主講人的預設中被調動起來,研討氛圍愈來愈濃烈,久而久之,研討質量就會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