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例:
孩子們剛入園,情緒不穩(wěn)定,哭鬧的比較多。上午,我組織孩子們玩積木,孩子們玩的很開心,但有一個孩子哭鬧著要找媽媽,為了不把其他孩子惹哭,我把孩子帶出去玩了一會兒,可是他到了操場上哭的更加厲害,我使用了各種辦法哄他不哭,可都沒取到效果。我想:"軟的不行,那就來硬的!"于是我的語氣也加重了些,但結果更槽糕,一氣之下,我用手輕輕拍了一下他的手,我原以為他會怕我,可他伸出小手,并說:"老師我不怕,您再打,打重點,我還要……"一時之間,我不知道說什么,可孩子的話還是這么重復著:"老師,我不怕,您再打,打重點,我還要……"自我反思:
看著孩子的表情,聽著孩子的一字一句,我知道自己太沖動了,自己的不小心傷害到了孩子,我冷靜地思考,仔細的分析著孩子為什么會說出這樣的話,可能有以下原因:
、俸⒆釉诩揖褪沁@樣。
、诤⒆悠鋵嵭睦锖芘吕蠋,卻從反面表露出來了。
、酆⒆诱J為這么說,老師就不會生他的氣。
我就以第二個原因來分析孩子,我想如果教師能在幼兒的言行中讀懂孩子們真正的用意,并采取有效策略加以引導,就會有好的教育效果,使孩子的心靈不受到傷害,反之,則可能對幼兒產生負面影響。
自我糾正:
我輕輕地撫摸孩子的臉和手,嘴里說著:"老師很喜歡你,你不哭了,媽媽就會來接你,你看小朋友都不哭了,如果你再哭,那小朋友都會帶的哭了,老師陪著你玩,好不好?"孩子連忙點頭,并說著:"我聽話,不哭了,媽媽就會來接我,老師您陪著我。"看到孩子的情緒漸漸平靜,我也松了口氣,希望我的"補救"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對他的傷害。
下午,父母接孩子時,我把情況和家長反應了,家長說孩子在家就是這樣,于是我給家長交流了一些想法,并且給家長提了一些建議:
、僭诩覍⒆硬粦摪僖腊夙槪⒆右灿凶宰,我們應該給他一定的時間和空間。
、诤⒆佑凶约旱南敕ǎ议L應該尊重并加以引導。
、奂议L應該多和孩子交流,去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從他的角度去分析,想他所想。
④家長應該和教師互動起來,更有利于孩子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