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在認知過程中,容易受外界事物和情緒的支配。無意記憶占優(yōu)勢,常常在無意中記住一些事物。游戲、操作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形式,如果單純讓幼兒認識圓形,幼兒會感到很枯燥,興趣往往不高,而且效果也會不好。因此,在設計這個教學活動時,讓幼兒在游戲操作中了解一些常見的圓形物品與特點,從而激發(fā)幼兒對周圍事物觀察探究的興趣,發(fā)展幼兒的感知、觀察和想象能力。
活動目標:
1.能說出圓形的名稱、感知圓形的特征。
2.能在周圍環(huán)境中尋找圓形的物體,感知圓形在生活中的應用。
活動準備:
1.活動室布置一些圓形的物品。
2.圓形紙一張,圓形物品若干(如鏡子、瓶蓋、鈴鼓、盤子)。
3.白板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認識圓形。引導語:(用神秘的口氣加眼神)老師今天請來了一位小客人,我們一起看看它長什么樣子?它是誰?
小結:對了,它長得圓圓的,它是圓形。
2.感知圓形物品的特征。
引導語:在我們班級里有很多圓形,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有什么感覺?
(1)分享交流:你玩了什么?是怎么玩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結:圓形是圓圓的,會滾動。
3.結合白板,引導幼兒辨別尋找圓形,鞏固圓形特征。
(1)找找圓圓的餅干在哪里?
。2)說一說生活的圓形有哪些,并辨認。
。3)白板游戲,圓形找找樂。
4.實踐操作,添畫。
引導語:小朋友你知道圓形能變成什么嗎?老師給小朋友變個魔術看看。
5.活動延伸:觀看幻燈片中的圓形變成的圖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
引導語:小朋友們,你們的家中一定有很多圓形的東西,回到家仔細去尋找。然后再用圓形去變個魔術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