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智能理論教學說通俗一點就是"尊重差異 因材施教",如何能真正做到"尊重差異 因材施教",卻不是件容易的事。作為一名教師如果能讓每一個孩子在學習當中都成為發(fā)光體,每一個孩子在學習當中都成為發(fā)光體,那我們的因材施教就真正落到實處了。今天進入21世紀我們教育要人才輩出,要能夠培養(yǎng)出素質(zhì)良好的建設者和出類拔萃的人才,那因材施教就非常重要,因材施教就必須讓每個孩子在學習當中能夠發(fā)出自己耀眼的廣告。學了伍老師的多元化智能理論讓我深受啟發(fā),下面淺談一下如何將多元化智能理論用在平時的教學中,也就是如何做到"尊重差異,因材施教"。
一、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尊重和愛護每一個學生。因為一切教學行為都是受教育思想的支配,有怎樣的教學思想就會有怎樣的教學行為、教育活動,我們所面臨的是21世紀的孩子,起碼有這么幾個要點是我們應該思考清楚的。
1)科學最近研究表明,常人蘊含的腦子的潛力是基本差不多的,普通學生從科學最新研究來看,他們所蘊含的發(fā)展?jié)撃苁遣畈欢嗟,我們教育就是要把孩子蘊藏的潛能變成發(fā)展的現(xiàn)實,這就對我們因材施教提供了前提和條件,如果沒有這樣的前提和條件,當然我們就很難說了。
2)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獨一無二的,都是活脫脫的生命體,他們有他們自己的特點愛好。我想孩子的多樣性這是客觀存在的,其實心理學家研究說得非常清楚,人是有多元智能的包括:語言的智能,數(shù)學邏輯智能,音樂智能,體育運動智能,人際關系智能,自我認識智能,廖昌永是現(xiàn)在上海唱男中音最好的歌唱家,在四川被政治老師發(fā)現(xiàn),音色非常美妙,音樂非常寬廣,因此這個政治老師培養(yǎng)他,后來送他去學習,可是碰到的老師認為他并不怎么樣,后來有幸到上海來碰到周小燕,他蘊藏的潛能得到了開發(fā),因此就成為我們中國甚至亞洲世界很少有男中音歌唱家。所以這就告訴我們,每個孩子是獨特的,獨一無二的。孩子是多樣性的,我們不能用標準化的辦法去培養(yǎng)孩子,而應該用多樣化的教育去發(fā)展孩子的特點,適應孩子的個性,哺育他們成長,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
二、鍛煉敏銳的目光,培養(yǎng)認識學生的真本領。雕塑師本事很大,他能夠辨識材料的質(zhì)地的,辨識材料的走勢,然后因勢造型雕出巧奪天工的藝術品,教育又何嘗唱不是如此。我想作為老師必須走進學生的世界,其實知識世界的背后有豐富的生活世界和心靈世界,如果你對他的生活狀態(tài)一無了解,如果你對他心靈世界,他想些什么追求什么,是若明若暗,這樣很難做好,因為教心必須知心,不知心是無法教心的,教育的有效性,來自于教學的針對性資質(zhì)深,資質(zhì)總,你的教學預言,你的教學行為才能得到學生的呼應。
蘇聯(lián)教育學家曾經(jīng)講過這樣一段,每個孩子心中都有很隱蔽的一角,老師教育他們時,要和他對準音標,這樣你講的話能夠撥動他的心弦,引起特共振和共鳴,這樣教育有效性就大大提升,所以你要教心就必先知心。我有一個學生,上課的時候不專心聽課時,叫起來回答問題他覺得是故意在學生前面掃他面子,就故意說不懂,叫他把題目念一遍,他說不認識字。當時我非常生氣,叫他到辦公室來,也不提上課發(fā)生的事,而是詢問了他家的情況,當他說到有一個哥哥在凱里一中(重點高中)讀書時,我就說你哥哥讀重點中學,而你的成績又不是很理想,是不是平時別人經(jīng)常拿你和哥哥比較。沒想到他當時就哭了,說是父母經(jīng)常罵他不爭氣,哥哥也說他笨,越哭越傷心。我安慰他一下,然后問他上課時是不是故意這樣做的,是不是覺得老師這樣做在掃你面子,他馬上就承認錯誤,說是以后再也不這樣。我耐心的勸導他,老師叫你回答問題是在提醒你注意聽課,而不在故意掃你面子。從那以后他上課就特別注意聽課,雖然成績還是不太理想,但比起以前來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其實大教育家孔夫子早就講了,他的教學就是因材施教,一個人一個樣,你對學生要了解,要觀其所以,因為看他的日常行為言行,你要觀其所由,他走路怎樣的,走掉哪條路要清楚,仔細的搞清楚他的秩序所在,你要退而行其次,要退下來仔細的思考,他那個言行究竟反應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