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
4、5歲的孩子求知欲旺盛,對什么東西都感興趣,而且,記憶力、思考能力及探索能力也發(fā)展很快。
4歲時,孩子的“為什么”之類的問題特別多。遇到這種情況,切不可覺得厭煩而不予理睬,應該盡可能的給予回答。對同一件事總是要問好幾遍,于是有的爸爸媽媽就認為這個孩子的智商低下,實際上,孩子的智商是通過許多體會、經歷以后才能發(fā)揮出來。因此,對于4歲兒提出的一系列“為什么”的疑問,做父母的應該爽快的回答,而且要耐心,不怕孩子的糾纏不休的提問,這才是養(yǎng)育孩子的關鍵所在。
到了5歲,因為再過一年就要上小學了,于是,爸爸媽媽就急著想教孩子讀書識字。其實,沒有必要如此著急。當然,如果孩子對此有興趣,則教教也無妨。因此,即使識字再遲些,有的到時自會認識很多,反之,有的孩子雖然很早就識字,但要認全一個字,卻花費時日教長。孩子到了5歲,一般都能數(shù)數(shù),或從許多東西中取出幾個后,也能準確數(shù)出數(shù)來。
這時的孩子不但能畫花、人、汽車等,也能夠畫出一些生活中印象比較深的東西來。由于思維比較雜亂,在畫畫時往往會把幾種不同的東西拼湊到一塊來。比如說,畫下雨的景象,本應該畫上雨傘,卻畫上了太陽等。
然而,即使這樣,大人在旁也不要予以指正,反而應予表揚。孩子的這種大膽的想象力雖然尚不合道理,但卻是一種智力發(fā)達的表現(xiàn)。
情感
隨著孩子年齡的逐漸增長,情感也越來越復雜了。在嬰兒時期,只有高興、不高興等單純反映而已。隨著年齡增長和社會集體生活的增多。喜怒哀樂等比較細致的情感也發(fā)達起來。到了5歲,其感情幾乎與大人無異。同時,一到這年齡,胡吵胡鬧、煩躁、恐懼等情緒就少了許多,相對來說就安穩(wěn)多了。
語言
4歲兒即使獨自在玩時,也是一個人嘟賭嚷嚷邊講邊玩的。玩玩具時如此,畫畫時也是如此。這是孩子把獨自玩以前的一段時間里所積蓄的話全部講出來,用語言表達自己原有的空想。
語言的發(fā)達是智力和感情的發(fā)達互相關聯(lián)的,同時,也顯示了孩子的復雜個性。經常學著大人的口氣講話,大概就是這種表現(xiàn)吧。
4、5歲的孩子還會用一些話來試探對方的反應,并且感到特別有趣。比如有時故意講一些臟話,然后就得意的笑起來。只要周圍的人不予理睬,用不了多久,孩子自會感到無聊而不會再講的。由于語言的發(fā)達,4、5歲兒的智力隨之而增長,社會知識也得到充實,情感也有所穩(wěn)定。因此,周圍的人應該用正確而清晰的語言與孩子交談。
社會性
4、5歲的孩子較多地喜歡玩些如積木等能體現(xiàn)創(chuàng)造能力的玩具和游戲,也喜歡在廚房里幫幫媽媽的忙等。不僅在家里,即使在外邊也樂意幫個小忙、傳傳話等。
去幼兒園以后,經常和小朋友相處,就能漸漸的懂得一些道理,也能慢慢感覺到相互謙讓的樂趣,加速成長。但有時候還會胡鬧、畏首畏尾,甚至跟人家吵架等。但不要忘了,在這些小朋友的刺激下,孩子的社會性卻越來越能得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