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階段:第一個短語
當你的寶貝能夠用實實在在的詞匯或者短語來代替過去的“咕咕”聲時,就預示著第二個階段到來了。這個階段的特征是:孩子能夠準確地使用簡單詞匯,通常是身邊的事物名稱,比如媽媽、車、球等等。一旦小家伙熟練掌握了這些簡單的詞匯,他就會試圖把這些連接起來形成短語。這些短語通常由一個動詞和一個名詞組成,比如“爸爸喝水”或者“媽媽抱”。這個階段的幼兒經(jīng)過父母訓練可以識別并服從一些簡單指令。
你能做的事:
1、當孩子無意中使用短語表達他的意愿時,父母應當積極鼓勵并好好表揚一下小家伙,幫助他建立自信,同時引導他盡量多使用短語代替哭鬧和手勢。
2、不斷地向他介紹周圍的人和物,你可以詳細描述它們/他們的細節(jié),總之要寶寶暴露在語言環(huán)境當中,這十分有利于幼兒學習語言。
3、可以適當?shù)毓膭顚殞毝嗍褂每谡Z詞匯而不僅僅動動手指。比如,你可以鼓勵寶寶說出“果汁”、“牛奶”等詞匯,而不是用手指向冰箱。每一次嘗試說出想說的東西對于幼兒來說都是進步,無論這個詞匯聽上去有多么奇怪。
4、多花些時間在游戲和閱讀上。如果條件允許,最好把那些容易分神的東西(電視機等)暫時搬離,然后集中精力,鼓勵寶寶說出各種玩具的名字以及顏色等等。你可以請求小家伙做一些事情,比如“你可以把娃娃放到小車里嗎?”如果他能照做或者試圖去做的話,好好表揚他。
5、你可以表現(xiàn)得比小家伙更進一步。當小家伙只能說出簡單的詞匯時,你應當首先表揚他,然后告訴他你希望做得更好。比如,小家伙說“順順”,你可以說:“對了,順順好聰明,順順喝水”;如果他說:“順順喝水”,你可以說:“對了,順順喝甜果汁”。
需要謹慎對待的事:
如果孩子不愿意說話,或是無法清晰地說出具體詞匯,或是不能將詞匯連接成短語,應當與兒科醫(yī)生聯(lián)系。
第3階段:連成句子
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他的語言能力和理解能力也隨之有顯著提高。這一階段的特征是幼兒展現(xiàn)出推論(發(fā)現(xiàn)言語中暗含的意思)的能力。同時,這一階段的幼兒也開始顯示出強大的閱讀和書寫能力。
你能做的事:
1、鼓勵孩子說說今天幼兒園發(fā)生的新鮮事。你需要仔細地聽他所說的每處細節(jié),注意小家伙敘述的條理性(時間順序、地點順序等),以及是否用詞準確,且能夠讓沒有親身接觸的人聽懂。
2、問一些簡單但是需要很強條理性的問題,比如:“老師怎么教你做三明治的?”或者“你今天怎么刷的牙?”你可以從這些簡單問題入手,發(fā)現(xiàn)孩子是否能夠準確地把握敘述順序,如果他做得很好,再從更高的層次——敘述簡潔準確來要求。
3、關(guān)注一些含義“空”的詞匯,比如“東西”,“這個”,“那個”等。如果在幼兒對某件事情的敘述中充斥大量此類詞匯,可能預示著孩子對詞匯的掌握不足或是用詞困難,這會導致敘事不清或是意義混淆,比如“昨天放到那個里面的東西濕了,所以不好”這樣的話,如果沒有結(jié)合恰當?shù)恼Z境,這將導致意義無法理解。
4、讓孩子把剛剛看過的故事講給你聽,以此判斷他是否弄明白了故事要講的事情。當然,每天講一章就好了,否則會導致抵觸情緒。
5、經(jīng)常與幼兒園阿姨或是小學老師保持聯(lián)系,隨時關(guān)注孩子的語言能力。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在某一方面有所欠缺也不應當閉門造車,想當然地進行這方面的“強化”。你應該與指導老師聯(lián)系,看看如何相互配合,以便達到最好的效果。
需要謹慎對待的事:
如果孩子抵觸上學或是看上去發(fā)蔫、厭學,這極有可能是孩子無法跟上班里其他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