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進步,與過去的隨心所欲、放任自流狀態(tài)相比,家長對學前教育的重視已達到了相當?shù)某潭,這無疑是可喜的進步。然而,專家指出,由于人們對學前教育的真諦知之甚少,以至于在學前教育領域存有諸多誤區(qū)。
重硬件設施,輕軟件配套 一位家長說:“這家幼兒園裝修豪華,電腦多媒體、空調等一應俱全,就是離家太遠,但為了孩子的將來,每天也得往這兒送!逼鋵崳變赫幱谏L發(fā)育期,每天起早貪黑,睡眠嚴重不足,加上舟車勞頓,怎么可能有精力和興趣完成家長交給的“學習”任務呢?“選擇幼兒園關鍵看是否有好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專家指出,好的硬件設施固然可以發(fā)揮一定作用,但其實不乏弊病,設施的費用分攤到孩子身上不說,空調房和過度的裝修產生的有害空氣,對小孩身體也不利。
重知識灌輸,輕品德培養(yǎng) 有的家長片面認為“學前教育就是早學知識,即認字、背唐詩、學加減”,專家指出,在孩子還沒有數(shù)理概念和理解能力的情況下,硬要他們去背、去記,就會給他們留下“學習是一種痛苦”的體驗,受到情緒上的抵制。其實只要幼兒時培養(yǎng)了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上小學后,也許過去一年學的東西,一個星期就可以輕松拿下。
重專長訓練,輕平衡發(fā)展 針對家長爭先恐后送孩子參加培訓班的現(xiàn)象,專家指出,幼兒階段重在全面發(fā)展,對幼兒興趣的培養(yǎng)不能過早定向,盲目跟風,過多地偏重一個項目,必然影響其他潛能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而且,對專長的培養(yǎng)一定要區(qū)別對待。0至6歲確實是母語表達能力和琴類、書畫的最佳啟蒙時期,但英語和體操對3至4歲的幼兒顯然并不適合。這個時期,孩子的母語表達能力尚有限,再加上英語,就會產生混亂感,甚至語序顛倒;而體操的基本功要求高,運動強度大,孩子骨骼太軟,軟組織容易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