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選擇對自己作為母親的一種感受進行剖析,一來是因為相關(guān)的記憶牢固得揮之不去,二來也想引發(fā)一些關(guān)于母親角色的思考,母親不是天生的,而是和孩子一樣一點一點成長起來的。
成為母親已經(jīng)有近3年的時間,期間的個人感受如許多文學作品中描述過的:欣喜、滿足、幸福、辛苦、疲勞、陽光、灰暗……感受頗多且入骨入心。我在這里想談的是失落。從女兒出生到現(xiàn)在,我有兩次真切地體驗到了一種可以定名為失落的感覺。第一次是在護士把女兒放到我懷里的時候,第二次是在陪女兒去幼兒園報名的那一天。
失落經(jīng)歷1
“漫長的等待和艱苦的產(chǎn)程后,當護士把剛出生的小嬰兒放到母親的懷里的時候,母親因為激動、欣喜或是對先前痛苦的回想與補償而淚流滿面……”,這是在很多的文學、影視作品中會看到的一幕。在女兒出生前,我一直在熱烈地期待著這一刻,并且一遍又一遍幻想著每一個令人感動的細節(jié)。可是沒有想到的是,當女兒真的被放到我懷里的時候,我竟是覺得那樣的突然和陌生!我非但不是像自己設(shè)想的那樣,小心謹慎地抱著女兒,仔細地端詳她的每一個部位,而且是一臉茫然!這還不算,我居然努力騰出手來去摸自己的肚子!在我的記憶里,女兒一直是在我肚子里伸拳踢腿、翻身打嗝的那個小東西,可是現(xiàn)在居然變成了面前這個包裹嚴實的小布卷兒!肚子還是那么大,習以為常的翻滾卻再也沒有了!我的心一下子抽得緊緊的,還好,理智制約了情緒的失控。禮貌地向前來祝賀的朋友致謝,勸說疲勞的先生去休息。終于捱到自己可以獨處的時候,我便再也忍耐不了那份刻骨的失落,雙手抱著肚子徹頭徹尾哭了個痛快……
失落經(jīng)歷2
女兒長到了2歲,身體健康、動作協(xié)調(diào),語言表達能力也很不錯。讓人感到頭疼的就是精力太旺盛,在家里跑來跑去、爬上爬下一刻不停不算,還要抓緊一切時間去外面玩,并且為了能免除制約,還和我商量,“告訴天,不要黑可不可以?”……我知道,家里的空間已經(jīng)容不下她了,那么就送她去幼兒園吧。一來,那里不僅有寬敞的活動空間,而且有和她一樣“不知疲憊”的同伴以及更多的玩具和新鮮的事情;二來,我們大人也可以從勞累中解放出來,做一些自己早就想做或該做的事情。左右權(quán)衡,我為她選了一家離家很近的幼兒園。報名的那一天,我牽著女兒的手邊說邊向幼兒園走去。就在跨進幼兒園大門的那一刻,一個想法在我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跳了出來:從今天起,家就不再是女兒唯一的生活場所了。起先,這個想法并沒有讓我有什么特別的感受,可是當我看到女兒的一雙小眼睛睜得大大的,打量著周圍的物與事,一股酸酸的感覺便不知不覺地涌了上來。走到二樓的時候,見到了一位熟悉的教師,我提醒女兒問“阿姨好!”,對方笑著回答,“到了幼兒園了,應該說老師好!”說者無意,卻成了最后一根稻草:是啊,上了幼兒園,女兒就開始有了她獨立于我們的社會生活了,雖然我和先生仍然是她生命中的重要他人,但是再重要我們也只是她生活的組成部分,而非和她渾然一體……頃刻之間,那種久違的失落又圍攏了上來 ……
“跟產(chǎn)后憂郁癥有關(guān)!”“看不出你還有如此多愁善感的一面!”“有點兒小資情調(diào)吧?”“真的嗎?”“我也有同感!”當我把兩次失落的感受講給身邊好友時,她們的回答中有驚訝、有善意的調(diào)侃、也有絕對的認同。作為當事人,我很難對自己的感受做出評價,但是我分明清楚地看到了兩個原本有些模糊的事實:其一,我們經(jīng)常聽到的是對母愛的贊美,但是母愛并不是在你成為母親的那一刻就生成的,她是母親和孩子一起開發(fā)并建立起來的;其二,盡管有關(guān)兒童心理學的書籍上總是從孩子的角度去探討親子之間的依戀,但是在母親一方,她們也是那么熱烈而牢固地依戀著自己的孩子!
文/劉晶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