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在這兒看到一個關于育兒觀念的帖子,把自己的經(jīng)歷寫出來。供大家參考。
我女兒六歲。
1)杜絕暴力。我小時候有家庭暴力,對我影響很不好,導致我心理有一定的問題。父親并不是對我們家人不好,平時他對我們都是很好的。但仍然有家庭暴力,我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理解我父親的行為,或許是工作壓力,或是生活艱難。家庭暴力主要不是針對我,是我父親打過我母親幾次,有幾次我看到。我也被打過耳光,但次數(shù)肯定不多。有些事情至今仍記憶尤新啊。記得在小學一、二年級時,因為做作業(yè)的事情被父親突然一聲喝斥,當時就嚇得流小便了,慘啊。還有一次,也是小學三四年級時的事,丟了一個帽子,我讓媽媽求爸爸不要打我,居然真的沒打,我原來以為肯定要打我的。
所以在孩子的教育中,絕不使用暴力。但我與父親類似,脾氣暴燥,有過幾次對孩子非常大聲的訓斥。有一次,我訓斥女兒的時候,看到她的眼神,我突然好象談懂了她的眼神,不就是我自己小時候被訓斥的時候的想法嗎,希望以后可以不再這樣粗暴地訓斥孩子。否則,會在孩子心中留下仇恨的種子。
2、讓孩子健康、全面發(fā)展。學習固然重要,但絕不是全部。我的學習不算差的,也通過學習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但我認為除了學習,我很多地方都有缺陷,不會生活,不會待人接物。生活并不快樂。如果讓我在(學業(yè)有成但不懂生活)OR(一個正常人,但學習一般)之間選擇的話,我會選擇后者。
3、不論在任何時候,應當勞逸結合。即使是初三、高三。我學習成績還行,高中考進一所省內排前幾名的高中。當時是1992-1995年,那個學校與一般學校相比,本來就比一般學校安排的補習時間少。但我在高三時正常周末時,仍然經(jīng)常打藍球,甚至被教導主任沒收了一只籃球。但我到現(xiàn)在仍不認為我打籃球是錯誤的。
4、多鼓勵孩子,盡量不要表現(xiàn)出對孩子的失望。在我高三下學期時,我由于我選擇的是文科,而文科是我的弱項。當時我的情況是語數(shù)外比較強,但歷史、地理很差,政治一般。歷史不管什么卷都是考50分到52分。到快考試前二個月,摸底考試大概到班上四十名左右了。歷史老師在上課提問我,我回答不出來后說,你肯定考不上大學了。這是我為數(shù)不多的幾次被老師批評。高考完了,我的父親也說你肯定考不上了。高考結果出來,我的運氣也算不錯,我的強項卷子難,總分都偏低,我考了班上二十名左右吧,仍然是進本科一類了。
回顧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想說的,值得總結的太多。今天隨便說一點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也希望大家把自己的經(jīng)歷,感想寫出來,讓大家參考。
--------------------------------------------------------------------------------
麗兒飛揚:
“不打不成才”,我從來不贊成這樣的做法。因為打并不能解決問題啊,堅決反對家庭暴力。
--------------------------------------------------------------------------------
dreamsnow:
呵呵,這個我投反對票哈。我整個家族的孩子,都是打出來滴。
而且,現(xiàn)在長大成人了的,好象還沒聽見哪個批評當初老爸老媽打自己是打錯了的。
--------------------------------------------------------------------------------
梓健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