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
在她4歲多的時候,一次,她剛把一個玩具拿到手還沒抓穩(wěn),她的堂弟一把搶走了,這時堂弟的爸爸很得意笑起來,夸自己的兒子動作敏捷,小雪看看大人再看看堂弟沒有說什么,坐回我身邊。我說:”你如果不愿意可以搶回來。“
小雪說:”不了。他是弟弟,他比我小,我搶過來他站不穩(wěn)會摔交的。“我很安慰,因為她不僅能夠讓,還能夠體諒到弟弟小,我知道她是真心讓給弟弟了。
昨天睡覺的時候,她摟者我說:”媽媽,我們班的***很自私,好的東西留給自己,不好的就給別人。“小雪不是一個學是非的孩子,聽了這話我很奇怪,想教育她一下,于是我問:”為什么這樣說啊?“她就告訴我,
原來,他們到幼兒園的閱覽室看書,閱覽室是席地而坐的,每個小朋友可以拿一個摟枕看書。小雪第一個上去拿了個鄂魚的摟枕(估計她已經(jīng)看中很久了,不然以她的性格絕對是最后一個去拿的人),剛拿到手就被***搶了。我于是說:”哦,那你是搶回來還是告訴老師?“她說:”我又拿了一個草莓的摟枕,哪個草莓的我也很喜歡。“這個解決方式還是不錯的。
不過她接著說:”但是##上來又把我的草莓摟枕搶走了。“她和##是好朋友,我于是問它怎么辦。她若無其事說:”我就隨便拿了一個。下次去看書我再拿鄂魚摟枕……“
我想她終于對一些很喜歡的東西能夠放下心來,真的讓給其他的孩子,并且她通過小朋友的作為,開始知道謙讓是一種好的行為,不讓是自私的行為。她開始接受”謙讓“是一種美德。
我的 目的就達到了。
其實,在最早的”孔融“帖子里,將謙讓延伸到工資/成績等等,我覺得這些在大人心中“重要”的東西,其實就是小孩心中的玩具,小孩心中重要的是“吃”是“玩”他們的性質(zhì)是一樣的,只不過大人和小孩的角度不同。
這種謙讓的行為應該是以一種心態(tài)出現(xiàn)。
如果我的孩子將來心甘情愿的將大家看得很重要的“工資”“職稱”讓了出去,我想她是快樂而不是不舍,他是甘心而不是不平。我會因她的高興而高興,畢竟,一個人除了物質(zhì)的東西還有更高的追求,那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當她從心底放下外在的物質(zhì)的時候,她的謙讓帶給他的是精神上的快樂。
--------------------------------------------------------------------------------
處處媽:
小雪是個乖孩子,贊一個。CC家的老二有福了。
--------------------------------------------------------------------------------
逗逗飛:
是啊,我也一直認為謙讓和懦弱不是一回事,謙讓是甘心情愿的,而懦弱是心有不平而不敢去爭取。
如果我的女兒在爭執(zhí)中選擇了放棄,我希望是因為謙讓而不是因為懦弱。我也希望她得到謙讓的快樂,而不是懦弱帶來的不舍和不平。
我會因她的高興而高興,畢竟,一個人除了物質(zhì)的東西還有更高的追求,那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當她從心底放下外在的物質(zhì)的時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