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習慣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是與一定的道德需要、道德傾向相聯(lián)系的自動的行為方式。
不良品德對孩子的一生危害巨大。因此,對孩子進行道德行為習慣培養(yǎng)時,要把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放在首位。對孩子來說,主要對其進行社會公德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tǒng)教育、集體主義教育、法制觀念教育和共產(chǎn)主義理想的啟蒙教育。
不良品德對一個人的一生危害巨大,但不良品德是可以矯正的。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要與孩子一起分析不良品德產(chǎn)生的原因,并注意矯正方法。
不良品德的表現(xiàn)及原因
孩子不良品德的表現(xiàn)主要有:亂花零錢,不誠實,說謊話,愛占小便宜,隨便動、拿別人的東西,不尊敬父母和老人等。
孩子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不良品德行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不明是非
孩子們年齡小,辨明是非的能力不強,自制能力弱,難免出現(xiàn)這樣那樣是非模糊或顛倒的事情。
2、意志力薄弱
有些孩子犯錯誤是意志薄弱,沒有自我控制能力,經(jīng)不起外界不良因素的引誘,缺乏毅力,一時想改也改不好。
3、扭曲的習慣
有些孩子犯錯誤是因為習慣不好,無意識地犯了錯誤。
4、教育方法不對
因為孩子接受了方法不當?shù)耐饨缃逃购⒆渝e誤地認識問題。
5、社會不正之風的影響
社會的一些不正之風同樣也對孩子有不良的影響。
矯正孩子的不良行為一定要在分析錯誤原因的基礎上,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孩子進行教育,幫助孩子改正錯誤。雖然孩子犯錯誤,但他們身上仍然存在著許多優(yōu)點。作為家長應該用看主流、看本質的態(tài)度去對待,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讓他們抬起頭來走路。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他們,相信他們一定能改好。
1、提高道德認識
許多孩子犯了錯誤,自己不知道原因。曾有一位少年,因自己要好的同學被人打傷,他就用刀刺傷了打人的人而被判刑。問其原因,他認為自己與同學是好朋友,朋友受傷當然要去幫助,這能證明他們的友誼深厚;可見他是把哥們義氣當成友誼,把報復當成有本事。
2、掃除心理障礙,樹立自信心
許多孩子犯了錯誤對家長存在對立情緒、恐懼心理,甚至懷有敵意。這往往是因為曾經(jīng)遭家長打罵、諷刺,所以把家長的教育也看成是找碴兒和他過不去,用沉默、對抗,或以粗暴無理的方式對待家長的教育。這說明孩子有自尊心,只是認為別人瞧不起自己,又有些自卑。要幫助這樣的孩子盡快掃除心理障礙,用真誠去換取他們的信任。家長應和孩子親近,讓他敞開心扉,這時家長的話他才能聽得進去。家長要把道理有情有理有味地講給孩子聽,把理講透,鼓勵孩子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幫助他樹立改正錯誤的自信心。
孩子不良品行的表現(xiàn)和原因及矯正方法
3、指導行動,嚴格要求
有些孩子犯錯誤后,有時明知這樣不對,當遇到一定情況就控制不住自己,意志力差,自我約束能力差。對這樣的孩子必須要嚴格要求,不對的地方就要糾正,態(tài)度明朗,始終如一,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只是訓斥一下就完了。家長要有相應的措施,有時也可以有必要的懲戒,但并不是體罰,而是要孩子受到刺激,受到震動,產(chǎn)生內疚,立即改正錯誤。孩子在改正錯誤時,有時會出現(xiàn)反復,這是一種正常的現(xiàn)象。一次談話不能使孩子永遠不再犯錯誤。
對于犯錯誤的孩子,不但要進行幫助,還要注意正面疏導,抓閃光點,這樣會更好更快地使孩子改正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