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許多流行性疾病的高發(fā)期。尤其對于3歲以下的兒童來說,特別容易被感冒、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纏上”,家長為此擔心不已。記者采訪發(fā)現,很多家長為了防止孩子生病,紛紛將目光投向“免疫力”,家長們認為,只有提高免疫力,孩子才能少生病。是這樣嗎?來聽聽專家怎么說。
【疑問】孩子老生病家長焦急
“孩子老生病,是免疫力低的緣故嗎?需要提高免疫力嗎?應該怎么提高呢?”昨天,趙女士在鄭州一家醫(yī)院門診向醫(yī)生咨詢。趙女士介紹,自4月初開始,她家兩歲的寶寶一直生病。“先是感冒、發(fā)燒、流鼻涕,吃了點藥,又出現了低燒癥狀。低燒剛退,卻又開始咳嗽了。孩子經常生病是不是抵抗力太差了?需要打免疫力針嗎?”趙女士說她搞不清狀況。
【分析】孩子被動免疫不一定好
“孩子老生病是免疫力低,就應該提高免疫力,這樣的認知存在誤區(qū)。”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兒科主任醫(yī)師劉玉峰介紹說,“比如春季的呼吸道感染,并不全是病原所致,有不少小孩是過敏所致,如鼻炎、哮喘等。只是臨床表現很像感冒,家長常誤認為自己的孩子抵抗力較差,從而要求醫(yī)生開些增強抵抗力的藥。”
劉玉峰解釋說,因為過敏性疾病是一種病理性的免疫性反應。通俗地講,在某方面存在免疫力過強即容易產生變態(tài)反應,如果再應用免疫增強劑,反而會加重病情。“6個月~3歲的幼兒體內的各個系統(tǒng)發(fā)育還不成熟,從母體中得到的免疫力正在消失,而后天獲得免疫力又很少,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容易患病。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一般孩子的免疫力會逐漸提高,生病的幾率也會隨之減少”。
【提醒】提高免疫力要遵醫(yī)囑
“提高免疫力,孩子就會少生病,其他各方面表現也都會好。”采訪中,很多家長都表達了這樣的觀點。對此,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小兒內科副主任徐發(fā)林介紹說,孩子春季愛生病與氣候等有關,不一定都是免疫力低下引起的。
徐發(fā)林表示,如果孩子長期體質虛弱,適當采用一些藥物輔助的方式提高孩子免疫力是可以的,但是千萬不可盲目到市場上購買藥物給孩子服用。徐發(fā)林提醒說,孩子是否需要提高免疫力,需要到醫(yī)院經過化驗檢查,證實孩子有免疫功能下降或存在嚴重感染及難治的免疫性疾病時,才可在醫(yī)生的指導下謹慎服用藥物。
【支招】食補+鍛煉提高免疫力
日常生活中,孩子身體嬌嫩,如何保證健康成長少生病呢?“多鍛煉,合理膳食。”劉玉峰說,“合理的飲食是完善人體免疫力的基本要求。一歲以下的嬰兒以奶類食品為主,要堅持母乳喂養(yǎng)。但是一歲以上的孩子,則不可依賴母乳,要增加輔食,保證身體必需的營養(yǎng)。”
劉玉峰進一步表示,適量的鍛煉能促進人體的內循環(huán)和內分泌,使人體臟器的各項機能都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從而有效提高人體自身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