⑸ 當眼受到強光作用時瞳孔立即縮小,觸及眼睛時會眨眼或瞇眼,眼睛出現不協(xié)調運動。
新生兒的視覺異常除明顯畸形外,一般較難發(fā)現,一直要等到半年以后,隨著癥狀明顯,家長才有察覺;此時對于某些先天性眼病的治療已顯得過晚。
那么如何盡早發(fā)現新生嬰兒的視覺發(fā)育異常呢?
一、用手電筒照眼睛。此時新生兒立即閉眼。輕開眼皮照瞳孔,瞳孔會縮小,此謂瞳孔對光反射。
二、頭眼協(xié)調動作。新生兒低頭前傾、眼球向上轉;頭后仰,眼球向下看,此謂洋娃娃眼。
三、短暫原始注視。用一個大紅色絨球在距眼20厘米處移動60度角的范圍,能引起新生兒注視紅球,頭和眼還會追隨紅球慢慢移動,此謂頭眼協(xié)調。
四、運動性眼球震顫。在距新生兒眼睛前20厘米處,將一個畫有黑的垂直條紋的紙圓筒或鼓(長約10厘米,直徑約5-6厘米),由一側向另一側旋轉,新生兒注視時會出現眼球震顫,即眼球會追隨圓筒或鼓的旋轉來做水平運動。此謂視覺運動性眼震。
若以上四項檢查均達標,說明新生兒視發(fā)育良好,否則應立即請醫(yī)生作進一步檢查,尤其是對早產兒。
孩子出生后,眼的結構已經成形,但健全的視覺功能全靠后天的發(fā)育完善。出生到3歲是眼睛生長發(fā)育的第一個關鍵期,應該定期進行兒童眼保健,對孩子眼睛的狀況做到心中有數,使他的視力在科學的監(jiān)測指導下健康地發(fā)育起來。就是患了某些先天性遺傳性眼病,如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角膜白斑、先天性斜視等,一出生就進行眼保健,也有利于早期發(fā)現及時得到手術治療,把損害減到最小最低的程度,使孩子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