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兒剛從醫(yī)院出院回家,首先要讓寶寶吃好睡好,長體重、恢復腦損傷。以早產兒為例,父母應如何做呢?
▍ 要點一:環(huán)境適宜
早產寶寶回家后,體重為2000克左右,由于寶寶體弱、免疫力低,居室要空氣新鮮,注意通風,但不要有穿堂風。室溫適宜(冬季24-25℃,夏季27-28℃),濕度50%-60%。盡量減少外人來訪,家人如有感冒癥狀要避免接觸孩子,媽媽感冒時,喂奶要戴口罩。
▍ 要點二:皮膚護理
早產寶寶的皮膚很嬌嫩,要勤換尿布或尿不濕,大小便后用清水沖洗,少用濕紙巾,保持臀部皮膚干燥,預防尿布疹。經常洗澡,最好每天一次,在臍帶未脫落之前,每天2次用酒精消毒臍帶殘端,保持干燥。
▍ 要點三:克服焦慮
早產兒剛出院回到家,家中應為孩子創(chuàng)造溫馨的環(huán)境,首先父母要克服焦慮的情緒,將全部的精力用于科學合理的養(yǎng)育孩子,因為他的表達能力很弱,你要細心地通過他的哭聲、表情和動作了解寶寶的要求,讓孩子吃好睡好,快速成長。
▍ 要點四:保證睡眠
早產兒絕大多數(shù)時間在睡眠,胎齡越小睡眠時間越多,每天要睡20多小時,除按時喂奶外盡量不要打擾孩子的睡眠。護理時間要集中,如洗澡,換衣,換尿布,喂藥,吃奶等。居室要安靜,光線半暗。白天可將寶寶抱在懷里,如有可能,每天有一定時間讓寶寶躺在媽媽胸前。
▍ 要點五:足月前少刺激
早產兒在足月(養(yǎng)育到預產期)前,要盡量減少刺激是最好的干預。
寶寶接受刺激過多的表現(xiàn)有皮膚發(fā)花,發(fā)紺,呼吸不規(guī)則,抖動,驚跳,四肢變得無力或過多伸展活動,煩躁,哭鬧,有這些表現(xiàn)說明寶寶累了,不要再打擾寶寶了。
抱寶寶時要輕柔緩慢,說話聲溫柔小聲。
▍ 要點六:定期隨診&早期干預
當早產兒長到足月后,你可以找已開展早期干預工作的婦幼保健院或兒科醫(yī)生接受指導,定期隨訪和認真做好干預。
干預的效果主要決定于父母和家庭成員的努力,因為寶寶24小時和家人生活在一起,早期干預的措施是按摩、被動體操、主動運動訓練和視聽刺激,寶寶大部分時間是在睡覺,只有父母和家人才能在孩子覺醒時給寶寶做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