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培養(yǎng)孩子健康心理時,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方法不對就會適得其反。
一、培養(yǎng)孩子健康心理的禁忌
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研究認為,兒童時期是培養(yǎng)健康心理的黃金時期,各種習慣和行為模式,都在這時奠定基礎,如果在此時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衛(wèi)生,那么,孩子成人后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較困難。
二、如何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心理呢
父母一定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用正常的心理原則來訓練孩子。
1、不要過分關心孩子,過分關心孩子,容易使孩子過度以自我為中心,結果成為自高自大的人。
2、要賄賂孩子,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不盡義務不能享受權利。
3、不要太親近孩子,應該鼓勵孩子與同年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這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
4、不要勉強孩子做一些不能勝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成功慢慢培養(yǎng)起來的,強迫他們做力所不及的事情,只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5、不要對孩子太嚴厲、苛求甚至打罵這些做法易使孩子形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導致反抗、殘暴、說謊、離家出走等異常行為。
6、不要欺騙和無謂地恐嚇孩子,嚇唬孩子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誡,孩子就不會服從了。
7、不要在小伙伴面前當眾批評或嘲笑孩子,這會造成孩子懷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8、不要過分夸獎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績,略表贊許即可,過分夸獎會使孩子沾染沽名釣譽的不良心理。另外,贊許必須針對具體的事,讓孩子知道自己優(yōu)點的同時感到你的贊許是真誠的,而不是虛的、哄他的。
9、不要對孩子喜怒無常,家長對待孩子時,如果自己的情緒總是不穩(wěn)定,喜怒無常,孩子會感到無所適從,變得敏感多疑,情緒不穩(wěn),膽小畏縮。
10、不要在孩子面臨困境時不聞不問,要幫助孩子對目前的困境進行分析,教會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要幫助孩子解決困難,但不是代替他們解決困難。
二、寶貝心理壓力大也會不長個
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心理壓力,這些壓力大部分是來源于學業(yè)或是父母。有些性格開朗積極樂觀的孩子可能很快找到方法解壓,但有些內向或是性格不那么陽光的孩子,可能會在這些壓力之下喘不過氣來,導致成長受阻。
1、孩子矮小的原因
自家的孩子比同齡孩子短了一截,家長一點也不著急。有些家長只是關注孩子是否正常吃飯睡覺,卻不關心孩子的身高問題,覺得孩子過兩年一定會長高。孩子矮小,要及時找原因,早發(fā)現,早治療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等待只是一種沒有辦法的選擇。所以,發(fā)現自家孩子比同齡人都要矮小,家長要帶孩子到正規(guī)醫(yī)院檢查,如果是遺傳或是疾病所導致的,那就無話可說,如果是因為其他原因所導致,那就要及時治療和改善。
2、心理壓力所致
據有關機構研究調查顯示,孩子心理壓力過大,也會導致孩子身高發(fā)育受阻。原因是,心理壓力下,大腦長時間處在焦慮不良,睡眠質量不好等狀態(tài)之下,會讓大腦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而大腦內部神經系統長期處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將增加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的風險,也就是說這種情況將影響腦部生長激素的分泌,從而導致孩子長不高。
3、盡量少給孩子壓力
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帝派來的天使,但并不是每個天使都是帶著同等的智商來到人間的,孩子的智商有很大程度上都遺傳了孩子。當孩子遇到學習上的困難時,父母不應該給與孩子過多的壓力。如果孩子努力了,用功了,他們依然成績不好,這不是他們的錯,父母不可以用最好成績學生的要求來要求孩子,給他們制造無形的壓力,導致孩子心理壓力過大而過多焦慮,吃不好,睡不好,有礙孩子健康成長。
4、幫助孩子解壓
當孩子出現因學習或是其他原因所致的心理壓力時。父母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是孩子最舍得信任和依賴的人,要多找孩子聊聊天,帶孩子去大自然走走,或是讓孩子玩一下他想玩的游戲,帶孩子去看一場電影。孩子考試考差了,不要急于責怪他們,先問清楚是什么原因,如果孩子真的努力過了!依然是這樣子的結果,你可以輕輕拍著他們的肩膀說:“努力過了就好!沒關系!”總之,孩子有了心理壓力,父母要幫助孩子從壓力之中解放出來,讓孩子充滿信心和陽光,這樣他們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溫馨提示:
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心理壓力,這些壓力大部分是來源于學業(yè)或是父母。有些性格開朗積極樂觀的孩子可能很快找到方法解壓,但有些內向或是性格不那么陽光的孩子,可能會在這些壓力之下喘不過氣來,導致成長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