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媽媽的身體變化:
1. 子宮頸開始慢慢變軟,子宮口緩緩張開:
子宮開始自動收縮,并不斷加大子宮內的壓力,擠壓子宮口,使子宮頸張大,以便胎兒慢慢地通過子宮頸,滑出子宮口,進入產道。這個過程比較緩慢,子宮口最初會打開1厘米左右,然后會停止一段時間,這段時間的長短因人而異,準媽媽一定要有信心,不要著急。然后子宮口會以每次2~3厘米的速度緩慢地張開,最后達到10厘米左右,也就是胎兒的頭部能夠通過的大小。
2. 陣痛也會經歷三個階段:
(1)宮口開到1~2厘米,陣痛的間隔時間為6~7分鐘,每次持續(xù)時間為20秒左右。
。2)宮口開到4~5厘米,陣痛的間隔時間為4~5分鐘,每次持續(xù)時間為30秒左右。
。3)宮口開到7~10厘米,陣痛的間隔時間為3~4分鐘,每次持續(xù)時間為40秒左右。
兩次轉身:開始!跑!聽到媽媽的信號,寶寶開始“出閘”。與多數人的想象不同,他并不是盲頭烏蠅似的向下使勁。他很聰明,會先衡量一下自己的腦袋和媽媽骨盆的大小,看看能不能順利通過。咦?好像不行呀,那就先來個華麗轉身吧!寶寶最初是面向側面的,當他的頭進入骨盆時完成第一次轉身,當他的頭到達骨盆底部的時候,他會慢慢地轉向面朝媽媽背部的方向,完成第二個轉身動作。
醫(yī)生和護士會怎樣做:
問診:準媽媽進產房后,首先會有醫(yī)生來做檢查,詢問開始陣痛的時間;陣痛的間隔;目前感覺如何。
內診:然后醫(yī)生會為準媽媽進行婦科檢查,看看宮口張開的程度,產道的柔軟度,有沒有破水等。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醫(yī)生會不斷地進行類似的周期性的檢查,以便判斷分娩是否進展順利。
胎心監(jiān)護:如果有需要,會在準媽媽的肚子上綁上胎心監(jiān)護儀,以便隨時監(jiān)測胎兒的情況,一有問題,馬上處理。當然,多數時候胎心監(jiān)護儀都是處于用不著的“備胎身份”,這代表產房里的分娩基本上都很順利。
灌腸:腸道中如果有過多糞便會影響分娩的進程,所以,護士會采取開塞露或灌腸等措施幫助準媽媽排空腸道。不過,這種會令準媽媽感到很囧的情況一般較少出現在產房分娩中,所以不用過于糾結這個問題。
有可能注射催產素:如果準媽媽的陣痛變得微弱,或者宮口打開的過程停滯不前,醫(yī)生會根據情況給準媽媽注射催產素。這也算產房中的特殊情況,也不多見。
準媽媽該如何配合:
不要盲目用力。如果需要用力配合的時候,醫(yī)生一定會告知準媽媽的,千萬不要盲目用力,白白消耗自己體力不說,還會人為地給寶寶設置障礙。因為,當寶寶蜷縮身體準備通過骨盆口進入產道時,如果準媽媽用力不當,會讓寶寶偏離,找不到出口。
配合呼吸。這個階段應該以腹式呼吸為主,吸氣,腹部膨脹,呼氣,腹部收縮。很多準媽媽進了產房后壓根忘了怎么配合呼吸,只一味地喊痛。要緊記,哭喊是對生產無益的,有力氣哭還不如省下來生孩子。這可不是小編隨口說當秘訣,而是產房里見證過無數“生產記”的護士經驗談。產房里醫(yī)生護士最怕遇到哭天喊地不配合的準媽媽,拖老半天才最終順產。怕痛的準媽媽可在產前多練習拉瑪澤呼吸法,有助轉移對疼痛的注意力。
儲備體力。宮頸擴張期準媽媽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適當吃些巧克力或喝點保健飲料儲備體力。
分娩的第二個階段:胎兒娩出期
需要經歷的時間:1~2小時(初產婦)
準媽媽身體變化:
子宮口完全張開后,羊膜破裂,羊水、血液和黏液流出,準媽媽會感覺有一股溫暖的液體流出,并且在陣痛的時候有要排便的感覺,不由自主地會向下用力。
陣痛的力度會加大,間隔一般為1~2分鐘,每次會持續(xù)60~90秒。這是個非常關鍵的時期,用力是否恰當直接關系到寶寶是否能夠順利娩出,準媽媽應積極配合醫(yī)生。
寶寶在做什么:
第三次轉身。在骨盆的出口長有恥骨,寶寶會保持下頜收緊的狀態(tài),先將后腦從恥骨中擠出。然后下頜離開胸部,慢慢仰起頭,把整個頭部送出骨盆。這次自下而上的頭部的旋轉為第三次旋轉。寶寶也利用轉身的過程巧妙地通過了媽媽的骨盆,這時,從外面已經能夠看到寶寶的胎頭了。
第四次轉身。為了能讓自己的身體更容易擠出來,寶寶這時會進行第四次轉身,將整個身體旋轉90度,頭朝向側面,然后一個肩膀先出,另一個肩膀再出,接著就是整個身體都娩出。
醫(yī)生和護士會怎樣做:
當胎頭露出時,醫(yī)生會根據產婦的狀況,進行側切,以免發(fā)生撕裂。一般都會進行局部麻醉,而且在劇烈的陣痛下,準媽媽是根本感覺不到側切的疼痛的。
準媽媽該如何配合:
根據醫(yī)生的指示呼吸。當能從外面看到胎頭時,準媽媽應該深吸氣,然后快速地呼氣,并且向上翹起臀部,向臀部用力,而不是向腹部用力。當胎兒的頭部露出時,不要屏氣也不要憋氣,根據醫(yī)生的要求進行短促的呼吸,以免發(fā)生會陰撕裂。當胎兒的頭部完全娩出時,可以不再用力,胎兒現在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沖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