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分娩的日子越來越近,很多準媽媽容易出現(xiàn)既期待又害怕的矛盾心情:既期待寶寶的出生,又害怕分娩疼痛、擔心分娩不順利、擔心自己照顧不好寶寶等。
過度的恐懼和焦慮,會讓準媽媽懷疑自己不能承受分娩,導致對疼痛更加敏感,此外還會增加準媽媽體內激素兒茶酚胺的分泌,進而影響胎盤的血液供應、引起胎兒缺氧等,對順利分娩不利。
準媽媽可以試試下面幾種方法,緩解焦慮、害怕的情緒。
一、了解分娩相關的知識
準媽媽可以提前“預習”分娩過程,等到真正進產房的時候就不會那么慌了。
準媽媽可以去醫(yī)院聽孕婦學校課程,閱讀孕期要點,向新手媽媽討教經驗等,在這些過程中可以了解分娩相關的知識,比如產房是什么樣子的、分娩過程是怎樣的、怎么呼吸以及怎么配合醫(yī)生可以減輕疼痛感、產后怎么護理寶寶等。
如果準媽媽特別害怕分娩的疼痛,可以提前向醫(yī)生咨詢能不能做無痛分娩。
準媽媽的關注點要放在分娩的流程以及自己需要做的事情上,不要聯(lián)想太多、自己嚇唬自己。
有部分準媽媽覺得對分娩了解得越多越害怕,那就不要看太多這方面的信息,分娩的時候聽從醫(yī)生的囑咐就行。
二、樹立自信,做積極的心理暗示
其實分娩是女性天然的能力,絕大多數(shù)準媽媽都能順利分娩。
準媽媽擔心害怕的時候,記得提醒自己這一點。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幫助準媽媽緩解焦慮。
三、按時產檢,配合醫(yī)生積極處理問題
準媽媽可能會在孕期遇到一些問題,比如有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甲狀腺疾病等。
即使有這些問題,準媽媽也不用太緊張,定期產檢,按醫(yī)生的建議處理就行。只要把病情控制穩(wěn)定,一般都能順利分娩。
四、其他方式
此外,準媽媽要養(yǎng)成規(guī)律的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適當運動,這些都有助于準媽媽調節(jié)情緒。
心情不好的時候,試試深呼吸,或者閉上眼睛什么都不想,靜靜地坐一會兒,讓自己盡量放松,還可以跟朋友家人聊聊天轉移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