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教書責任,堅定育人信念,培養(yǎng)高尚情操一、履行"教書"責任(一)教師的天職"教書"教書是神圣的職業(yè)。是教師最本職的工作,老師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引導學生克服學習困難,還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的學習興趣。
1.培養(yǎng)學生興趣(1)興趣含義興趣就是由愛好而產(chǎn)生的愉快情緒?鬃诱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說明興趣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是學習的情感動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而且要使學生會學、愛學,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這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最有效的途徑。
。2)陶行知先生早就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衡量教師水平的標準已不再是資格多老,職稱多高。而是學生學的好,就是老師的水平高。要想學生學得好,就要了解學生,理解學生,懂得學生的需要,懂得用什么方法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有了興趣,老師的水平就高了。要想學生學得好,還要把學生分類,什么樣的學生用什么樣的方法,對癥下藥,才能藥到病除。
。ǘ┙處煹"責任"1.責任含義責任是一個人對自己、他人和社會應該承擔的義務和行為。美國散文作家、思想家、詩人愛默生說:"責任具有至高無上的價值,它是一種偉大的品格,在所有價值中它處于最高的位置。
2.教師三個責任教育部周濟部長曾經(jīng)闡述了當代教師面臨的三項主要責任,即崗位責任、社會責任、國家責任。這就要求教師在每天所做的極其平凡的工作之中,始終牢記為學生負責,為社會負責,為國家負責。其實,當你每天嚴格遵守職業(yè)道德,模范履行崗位職責的時候,你也正是在履行著自己應有的責任。但是,教師的職業(yè)責任不僅如此,它要求教師必須自覺地做到:第一,對學生負責;第二,對學生家長負責;第三,對教師集體負責;第四,對國家社會負責。
其實,教師的責任從大的方面講,在于促使學生群體最終成為有益于社會的公眾;從小的方面講,在于促使學生個體身心健康發(fā)展。同時,教師的責任不僅僅是指教師的教育責任,還包括教師的社會責任。教師的教育責任就是教師的職業(yè)責任--教書育人,這是義不容辭的,也是世人和社會共同關注的重要方面。而教師的社會責任和一般社會人的社會責任應該有所不同,具有更多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因此,教師的職業(yè)責任就是用愛的付出帶來的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一切行為。而教師的社會責任則是以身作則帶動世人扮演好積極向上、樂于助人、宏揚正氣、維護公德的角色。
其實,教師的責任更多地要體現(xiàn)在社會責任方面,才是責任感和使命感的結(jié)合。
3.責任感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教師工作就是一個社會的平凡崗位,做著貌似"平凡"的工作。然而,我們都知道"一個孩子的失敗,對一個教師來說,只是幾十分之一的失敗,但對于一個家庭來說,就是百分之百的失敗。"所以教師的工作就是一種替他人家庭做嫁衣裳的、有高度社會責任性的工作。用毛澤東的詞來說就是:"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是孩子的引路人,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了孩子的成長,教師的氣質(zhì)特征、求知精神、處世方法等對學生起著熏陶和感染作用,所以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更要嚴于律己,對工作要一絲不茍,認真對待,要有強烈的責任心,這樣學生在你的培養(yǎng)下才會成長得更健康。除此之外,我們更要注重對孩子心靈關愛,人格的培養(yǎng),我們不是要復制一個一個的人,而是要根據(jù)他們不同的性格特點,把他們培養(yǎng)成對社會發(fā)展有貢獻的個體,所以我們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更要時刻保持高度的責任感,而愛則是責任心的沃土,養(yǎng)料,讓每個學生都能在你的愛心照顧下快樂、健康的成長。
責任一詞,含義無限,唯有用心才能領悟,用愛才能詮釋。
二、堅定育人的信念1.教書與育人關系教書育人"是指教師關心愛護學生,在傳授專業(yè)知識的同時,以自身的道德行為和魅力,言傳身教,引導學生尋找自己生命的意義,實現(xiàn)人生應有的價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教書與育人是有區(qū)別的。教書是傳授知識和技能,而育人是指關心愛護和教育學生。教書育人二者又是因果關系,又是互動關系,又各自獨立。教書比較容易做到,育人難以實現(xiàn)。作為教師,為人師表就是為了育人。所以,為人師表更加重要,F(xiàn)在的老師,家長,社會是功利性極強的,所以教育失去本質(zhì),就成教成績,育人倒是被忽略了。
教書為了育人,但育人的內(nèi)容比教書更廣泛。育人要德、智、體、美、勞并重,當前尤其要強調(diào)德育。我校教育教學工作堅持德育為先、素質(zhì)為本,面向全體學生,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統(tǒng)一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學校建立德育工作機制,改進德育工作方法,寓德育于各學科教學之中,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學校還非常重視班主任隊伍建設,加強班主任的學習培訓,及時進行經(jīng)驗交流,提高班主任的素質(zhì)和能力。對全體教師實行一崗雙責,既教書又育人,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