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家長必讀幼小銜接是指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幼兒園與小學教育銜接是指幼兒園與小學兩個教育階段平穩(wěn)過渡的教育過程,也是幼兒在其發(fā)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重大的轉(zhuǎn)折期,如果處理得不好,就會對幼兒日后的發(fā)展帶來不利的影響。
處于幼兒園與小學階段的學童具有不盡相同的身心發(fā)展特征,解決好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問題,對于促進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高教育質(zhì)量都具有重要意義。
幼小銜接是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度,身份的轉(zhuǎn)換讓孩子剛剛進入學校的時候不適應(yīng),我們了解了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就可以提前培養(yǎng)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做好充足的準備了。
一年級新生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1.生理上的不適應(yīng):孩子在幼兒園,基本是保育和教育相結(jié)合,甚至是保育為主,知識為輔,因為孩子小,更多的是需要身心的呵護和健康的成長;小學則以教授知識為主,保育方面很少幾乎沒有。而且作息制度和生活能力的要求不同。
2.心理上的不適應(yīng):幼兒園基本采取鼓勵,寬容的方式,對孩子是縱向的自我比較;但進入小學,為了更嚴格的要求,老師基本會是橫向比較,會忽略一些個體差異,希望在一個起點上的孩子,都能跑得一樣快。小學的學習方法和內(nèi)容,都會不同。
3.規(guī)則意識弱:幼兒園是呵護孩子的狀態(tài),對孩子的規(guī)則要求不多;但上小學后,為了更好的維持課堂記錄和提高效率,要求孩子遵守各種規(guī)則。
4.自理能力薄弱:幼兒園即使自理能力差點,也有老師照顧。但進入小學后,白天不會再有生活老師,除非是寄宿學校。
5.主動性比較差:孩子在幼兒園,很多時候即使不主動提出需要幫助,可能老師都會主動定期的訓練孩子們的習慣或者滿足孩子們的一些需求,例如要上廁所,要喝水,要注意增減衣服什么的;但小學里,這些就需要孩子們自己感知和自我解決。
6.習慣差:幼兒園里,對所有孩子基本都用疼愛和呵護的原則,習慣差的,老師也會盡量容忍和幫忙糾正,去彌補家長在這方面留下的不足。但上小學后,老師是以傳授知識為主,對孩子的很多習慣,也許無暇顧及。尤其是生活習慣,在老師的顧及之外,孩子挑食,孩子不吃飯,孩子不愛衛(wèi)生,孩子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學習用品等等之類的。而這些,也是需要家長提前進行訓練和提醒的。
一年級新生家長應(yīng)做哪些工作孩子從幼兒園升入小學是人生中的一大轉(zhuǎn)折,需要一個適應(yīng)的過程。學校會在各方面給孩子提供方便,幫助孩子完成過渡。作為家長,也要協(xié)助學校開展工作,幫助您的孩子較快地適應(yīng)小學生活。為他(她)愉快、順利地進入小學的學習生活打基礎(chǔ)。建議家長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孩子入學前的準備工作:
1、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充裕的時間吃早飯,才能精神飽滿的完成一天的學習任務(wù)。
。2)飲食:在幼兒園一天中初了午餐還有兩頓點心,而在小學中是不提供點心的,所以家長一定要提醒孩子不要養(yǎng)成挑食的壞習慣,學校的飯菜是統(tǒng)一的,不可能提供自助餐,所謂眾口難調(diào),所以總會有一部分孩子因為不喜歡吃學校的菜,就偷偷地把飯菜倒掉,下午上課時就餓肚子,到了家中又大吃特吃,這樣既影響學習,又影響身體。家長可以讓孩子帶適量的營養(yǎng)豐富的牛奶水果等去學校,可以讓孩子在下課時間吃。切不可帶過多的零食,那樣會因為吃分散孩子的學習注意力。
。3)飲水:剛開學天氣還比較熱,所以一定要為孩子準備好飲用方便的水壺,學校會提供飲水,不過要注意為孩子準備的水壺開口要大,否則不方便裝水又不是很安全。
。4)上廁所:幼兒園有保育員專門負責孩子的生活,但進入小學之后,孩子必須自理,所以,家長要教會孩子獨立。有孩子因為沒帶紙巾而在學校時常憋著不大便,這樣對孩子是很不好的。另外提醒孩子在下課時間要上廁所,有孩子因為不敢在上課期間告訴老師要上廁所而把大小便拉在身上,因此,希望家長能做有心人,教會孩子一些必要的自立技能和方法,這樣有利于讓孩子更加自信地投入小學的學習和生活。
。5)穿衣:家長要給孩子準備健康舒適、容易穿脫到的衣服,教會孩子根據(jù)氣溫冷熱及時增減衣服。切不可追求漂亮好看,給孩子穿他(她)自己穿脫不了的衣物。
2.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個好的習慣可以讓孩子終生受用,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孩子學習的重要開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對一個孩子來說,是終生受益的。做為父母要幫助孩子養(yǎng)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
(1)專心致志。孩子入學之后,由于自學能力較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而家長應(yīng)嚴格要求并經(jīng)常提醒孩子在上課時,一定要用心聽講,聚精會神,不要作小動作,更不要說話影響別人聽課;氐郊視r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適合孩子學習的環(huán)境,讓孩子養(yǎng)成放學及時做作業(yè),按規(guī)定時間完成作業(yè)之后再做其它事情的好習慣。
(2)獨立思考。父母對孩子不能解決的問題要采取誘導的方式引導孩子思考問題,重要的不是教會孩子一道題怎樣解決,而是要告訴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