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早教班或入托,第一次離開家,到了陌生的環(huán)境,開始過上集體生活。由于,孩子上早教班前,大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里被長輩們寵愛有佳,要什么有什么,有的爸爸媽媽甚至包辦代替,有的孩子還養(yǎng)成了種種不良生活習慣,這給他們?nèi)雸@后適應集體生活帶來了許多困難,進而影響學習和生活。兩歲半左右的幼兒,正處在秩序感發(fā)展的關鍵期。因此,培養(yǎng)托班幼兒的自理能力將是生活課程的重點,應放在培養(yǎng)和幼兒早教綜合能力的首位。
一、早教班幼兒生活能力較差的原因分析1、年齡小,生理特點制約幼兒自我服務能力低2、家長過份溺愛,包辦過多俗話說:"對癥下藥",我首先從分析孩子入手,找出托班幼兒生活能力普遍差的主要原因:一是孩子年齡小,自我服務的實際能力低,這是生理特點的制約應予以理解。二是家長包辦過多,而影響幼兒自理能力的發(fā)展,使孩子得不到應有的鍛煉,嚴重影響了孩子對集體生活的適應能力。
針對托班幼兒的特點,京娃娃早教班也嘗試運用了多種方法來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生活習慣,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大部分幼兒都養(yǎng)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并在自理能力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孩子們順利度過了"托班入托關"。
二、托班幼兒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一)采用靈活多樣的早教方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
1、正面引導即表揚,發(fā)揮榜樣的作用孩子能不能自己吃飯是家長最愁和最擔心的事。孩子在家里經(jīng)常由家長來喂孩子吃飯的,有許多家長向我們抱怨,"孩子在家里挑食,偏食,吃點飯,邊走邊喂,大人東跑西顛地追著喂,想辦法哄著孩子吃上幾口飯,一頓飯吃下來,特別費勁。"其實這些都是由于家長沒有正確地喂養(yǎng)及教育孩子造成的,在開學初,早教班或托班幼兒剛?cè)雸@,由于幼兒需要適應期,為了不讓幼兒產(chǎn)生恐懼感,所以,京娃娃早教班老師從不限制孩子的一些習慣,比如:胃口小的孩子飯量從不勉強,挑食的孩子不責怪,不強行制止,而是順其自然,逐步指導。
2、物資獎勵很重要還有老師發(fā)現(xiàn)早教班的孩子特別喜歡老師獎勵的小粘貼,不愛吃菜的時候,比如說:有的孩子不愛吃胡蘿卜,老理由就把即時貼剪成胡蘿卜的形狀,當他把胡蘿卜都吃了的時候,就把胡蘿卜粘貼獎勵給他,孩子特別高興,久而久之,孩子就習慣了吃胡蘿卜的味道,也就改掉了拒絕吃胡蘿卜的習慣。
3、在早教活動中,教育孩子安靜進餐,通過講故事《漏嘴巴》教育孩子在吃飯的時候不講話,要向故事中的小妹妹學習,不做漏嘴巴的孩子。孩子吃飯的時候,老師隨時巡視,發(fā)現(xiàn)幼兒吃完飯時可以小聲問幼兒是否添飯,并通過表演游戲:"老師這樣吃飯",教會幼兒吃飯時細嚼慢咽,不狼吞虎咽,以提高幼兒的進餐質(zhì)量。通過欣賞文學作品,比如說《憫農(nóng)》,教育幼兒愛惜糧食,不把飯粒掉在桌子上,地上等,讓幼兒從最初的早教生活開始,打好生活基礎4、鍛煉幼兒小肌肉靈活性在日常生活中,京娃娃早教班特別注意創(chuàng)設相應的環(huán)境供幼兒參與操作。比如:《娃娃家》游戲,老師可以用廢舊雪碧瓶,制成可愛的張嘴娃娃,再提供小勺,小豆,米粒等,幼兒在喂娃娃的同時,使用小勺的技能也得到了提高,并且知道用正確姿勢吃飯,吃飯的速度變快了,桌面變干凈了,幼兒在吃飯這一環(huán)節(jié)能力變強了。
5、讓幼兒養(yǎng)成喝水的好習慣這點特別重要可以說是影響幼兒一生的習慣之一,根據(jù)觀察和調(diào)查,早教班或托班幼兒愛生病,直接跟飲水量不足有關系,有句話大家非常熟悉"當我們生病時,還不需要打針吃藥時,醫(yī)生往往建議我們多喝開水",所以從小培養(yǎng)孩子喝水習慣很重要,我們成人也如此。早教班有的孩子不愛喝水,老師就以各種形式引導幼兒喝水。
。ǘ┩ㄟ^各種各樣的早教活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1、讓幼兒知道什么時候該洗手?幼兒在家里是由家長幫助他們洗手,入廁的,他們是完全被動的。幼兒還有"吃手"、挖鼻孔"等壞習慣,老師結(jié)合早教教材《我的小小手》進行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集體教學活動,以此強化幼兒自我服務意識,并讓幼兒初步知道自我服務的基本常識與方法,讓幼兒知道在進餐前,戶外活動后,大小便后,要洗手。
2、幼兒學會正確的洗手方法幼兒知道什么時候洗手,但是幼兒還不是很會洗手,老師就結(jié)合兒歌,教會幼兒洗手的步驟方法:先用清水沖一沖,再用肥皂抹一抹,兩手交叉搓一搓,小手轉(zhuǎn)一轉(zhuǎn),清水沖干凈,甩一甩,擦一擦,我的小手真干凈。讓幼兒在學會兒歌的同時,也學會了洗手的步驟和方法。幼兒很快養(yǎng)成了正確洗手的好習慣。
3、幼兒學會自己入廁對于剛?cè)雸@的托班孩子來說,學會自己上廁所,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他們要么不會蹲廁所,要么不會提好褲子就走出廁所,為了讓幼兒記住正確的步驟,我就通過故事《自己上廁所》在講故事時結(jié)合生動,有趣的情景表演,或者在廁所里貼上怎樣上廁所的小范畫等等。孩子很快就學會了自己上廁所的步驟。我還在一日活動中,結(jié)合相關環(huán)節(jié)隨時隨地有機滲透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yǎng),教幼兒學習疊自己的小手帕,教幼兒學會用紙巾擦鼻涕等其他一些簡單動作,培養(yǎng)自我服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