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是幼兒最基本的活動。幼兒園游戲教學是將游戲的機制引入到教學活動中,不是游戲和教學的簡單相加,而是在游戲與學習的連結(jié)點上,將游戲與教育統(tǒng)一起來。幼兒園游戲被納入教學活動的范疇,以幼兒的主動學習和主體性發(fā)揮為主要特征,體現(xiàn)生動活潑、積極主動、興趣與能力并重的具有時代特色的現(xiàn)代式教學活動范式。
一、游戲的概念
在我們國家很多的教育學書里。大家都比較認同《教育大辭典》第2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對于游戲的解釋:"兒童的基本活動。是適合兒童年齡特點的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通過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圍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獨特的社會性活動",這個定義強調(diào)了兩個方面:⑴游戲作為兒童的基本活動存在,與兒童的生活緊密相連;⑵游戲是兒童的一種獨特的社會性活動,強調(diào)游戲的社會性本質(zhì),這是前蘇聯(lián)和我國學前教育理論觀點的一個反映。
二、游戲與教學
一開始游戲沒有自己獨特的地位,僅作為教學活動后的一種放松手段,類似 于拉察斯的松弛說。
隨著認識的深 人游戲和教學的 內(nèi)在聯(lián)系 得以揭示"習之以"的觀念漸人人但游戲僅被視為教學 的一種輔助手段,用來幫助兒童理解教學內(nèi)容。
不久,又走向另一個極端游戲和教學混為一談認為游戲就是教學教學就是游戲幼兒園教育 不用提教學把所有教學變成游戲且把游戲簡單化、程序化隨著理論和實踐的進一 步深入,研究者試圖從理論上將游戲與教學作出區(qū)分,目的之一是為了純化游戲使游戲顯示出 自身 的價值和特點目的之二是教學在 幼兒發(fā) 展 中 的地位。特別是朱家雄老師提出 了"實現(xiàn)游戲與教學的最優(yōu)化結(jié)合",從形式上分類,兩者的結(jié)合大致可以分為,分離式。
游戲在幼兒園教學中能解決哪些問題,能在多大程度上,多大范圍上進行和以什么方式進行,這些問題有待進一步探索。
三、游戲與教育
游戲和教學同屬于教育關(guān)注的范圍, 都是教育可利用的促進發(fā)展的手段。教學目標是外在的,教師可以通過控制、干預、引導等行為影響兒童的活動, 將活動內(nèi)容活動規(guī)則納入教學的框架, 并適當利用獎勵、懲罰進行效果的反饋, 使兒童意識到學習的嚴肅認真性, 對生活進行積極主動的適應。由于教學不僅促進發(fā)展, 也依賴發(fā)展, 所以, 針對幼小兒童身心特點, 適當采取游戲的形式, 將發(fā)生更積積有效的學習。但這并不是要將教學變?yōu)橛螒? 游戲的形式必須為完成教學目標服務。衡量這種活動的標準不是看它帶有多大的游戲性, 而是看它是否使兒童在外部規(guī)范之下積極主動學習并有著良好的把握, 游戲的形式是為教學的目標服務的,隨兒童年齡增長, 應適當降低教學活動中的游戲成份, 增加理智成份, 促進工作和游戲的分化。而幼兒園中的游戲卻有著雙重目標。對于作為游戲主體的兒童來說, 游戲的目標是內(nèi)在的, 為游戲而游戲, 而對于教育者來說, 游戲是兒童發(fā)手
段, 在他們將游戲納入教育活動之時, 便為游戲設立了外在的目標? ?? 發(fā)展目標。游戲既是目的, 又成為手段。游戲能在多大程度上與教育和諧相融, 依賴于目的和手段的這種協(xié)調(diào)一致。要使游戲最大程度發(fā)揮它獨特的教育性, 發(fā)揮其別的活動無可替代的功能, 那便要: 讓游戲成為游戲。只有這樣, 它才
能獲得最佳的發(fā)展效果。也就是, 只有當它本身是兒童活動的內(nèi)在目標時, 它才是最合適的教育手段。
四幼兒園游戲教學模式
1.由告訴式教學向探究式教學轉(zhuǎn)變 2. 由認知性教學向交往性教學轉(zhuǎn)變3. 由抽象化教學向形象化教學轉(zhuǎn)變4. 游戲教學計劃具有生成性5. 游戲教學環(huán)境具有多樣性6. 教師角色具有多重性7. 游戲機會具有均等性
在上述特點的基礎上我們建構(gòu)出以主體性發(fā)展為核心, 游戲活動為重點, 興趣樂學為動力, 師生互動為前提的游戲教學互動模式
參考文獻
懂旭花主編 .幼兒園游戲 北京. 科學出版社,2009
《學前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總第76期)
論幼兒園游戲教學的實踐戰(zhàn)略,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9月第41卷第5期
劉焱. 幼兒園游戲教學論 [M]. 北京: 中國社會出版社, 1999.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北京崇文光明幼兒園自選游戲課題組編.幼兒園游戲指導[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9.
楊文堯主編.幼兒園活動設計與實踐[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劉淑蘭主編.幼兒園課程實施指導手冊[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9.
石筠.學前教育課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9.
簡楚瑛主編.幼教課程模式[M].臺北:心理出版社, 1999.
霍力巖.學前教育評價[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0.
趙同康,李平主編.現(xiàn)代幼兒素質(zhì)教育課程實施[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