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幼兒園教師為什么要撰寫教育案例首先,從幼兒園教師積累教育教學經驗的角度來說,通過案例的撰寫,教師可以以文字的形式積累解決具體問題的經驗。這將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實踐中常常會萌生一些好的想法。有時偶然的教育情境會激發(fā)出獨特的教育教學策略。靈光的閃現如果不及時記錄和整理,稍縱即逝,教師智慧的結晶將被無情地埋沒。這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同時,教師在教育實踐中會遇到一些困惑,如果教師能及時寫下這些困惑,作出自己的解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那么這些解釋和方法必然反映出教師當前的教育理念與專業(yè)水平。通過交流,教師一方面能從案例中發(fā)現自身的不足以便不斷改進,另一方面,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提升自己的能力,獲取更多的直面教育教學實踐的研究經驗。
其次,案例撰寫要求幼兒園教師善于觀察和思考,并能用文字清晰地表述出來。從這個角度來說,教師經常撰寫案例可以提高自身的觀察和思考能力。新世紀的幼兒園教師要具備反思能力。由于幼兒園教師能接觸較多的教育教學實例,因此學會反思的前提是學會觀察。提倡幼兒園教師撰寫案例,尤其是優(yōu)秀的案例,會促使他們提高自身的觀察力,學習捕捉實踐中的問題。同時,學習觀察、學習反思的過程必然促使教師學習相關科學理論知識,并在實際運用中提升教育教學工作水平。此外,案例撰寫是教師對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的思考,這不是漫無目的的瞎想,而是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合乎邏輯的思考。因此,案例撰寫的過程還是訓練教師思維的過程,有助于教師形成規(guī)范性思維。
幼兒園教師應明確案例撰寫的價值,不是為寫而寫,更不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寫。
三、怎樣撰寫幼兒園教育案例目前可供參考的網絡和雜志上的案例形式五花八門,到底什么樣的形式才是合乎規(guī)范的呢?
根據幼兒園教育案例的定義,筆者將其分成兩大類型,即集體活動案例與個別幼兒教育案例。
無論何種類型的案例,一般都要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征:(1)故事性。案例展示與反映的是一個現實的教育教學事例,是生動教學事實的再現。案例要有一個中心主題或觀點,對事例的描述要具體、明確,能反映出事情發(fā)生的詳細經過,讓人覺得真實、可信,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鳴。(2)典型性。案例需具有典型意義和普遍意義,內容最好是大家共同關注的焦點,能反映時代的要求。案例可以引發(fā)教師諸多思考,今后若遇到同樣問題或類似事件,他們便知道如何應對。案例描述要能清楚地說明一個問題,表達一個思想,蘊含一定的理念。 (3)問題性。案例中要包含一個或幾個疑難問題,同時可以包含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及思考。
1.集體活動案例撰寫形式(1)夾敘夾議。即一邊描述性地記錄集體活動過程的真實情況,一邊對活動進行分析與點評。這種寫法的優(yōu)點是面面俱到,對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并對活動過程作出全面的評價。
。2)先敘述后議論。即先描述活動的某一過程或片斷,然后根據典型事例,確定一個主題展開議論。這種寫法往往能以小見大,便于突出文章的中心。作者觀點鮮明,讀者很快便能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3)隨想式。即把自己在活動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想以教學隨筆的形式記錄下來。內容既可以是活動過程中的某一問題,也可以包含解決問題的某些方法,還可以敘述教學中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這種寫法的優(yōu)點是形式自由,任由作者發(fā)揮。由于沒有過多的限制,作者可以隨時隨地記錄自己的感想。
2.個別幼兒教育案例撰寫形式個別幼兒教育案例的呈現可以歸納為以下形式:引言→交代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評析。
(1)引言。即開場白,不必花太多筆墨,可簡單介紹案例大致涉及的主題。
(2)交代案例背景。即交代與案例發(fā)生有關的情況,如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等。案例背景是否交代清楚將直接關系到對案例中解決問題方法的分析、評判能否真正把握事件背后所隱含的問題實質。案例背景介紹無需面面俱到,而應主要說明事件發(fā)生是否有特別的原因和條件。
。3)案例描述。即整個事件的詳細記錄。在描述時注意把握主題,對于一些涉及主題的細節(jié)部分更要細致描述。
。4)提出問題。案例是包含一個或多個問題的實際情境的描述。幼兒園教育案例主要是揭示幼兒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引發(fā)思考。因此,在撰寫案例時,幼兒園教師首先要有問題意識,要明確提出存在的問題是什么,問題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5)解決問題的方法。撰寫案例的目的不僅是發(fā)現問題,更需要解決問題。因此這個環(huán)節(jié)尤其重要。幼兒園教師需詳細敘述解決問題的步驟和過程。
。6)評析。有時是反思或討論。這一部分的作用是深化讀者對案例的認識。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撰寫案例過程中,幼兒園教師要注意保護案例中涉及人物的合法權益,特別是對于帶有負面性質的例子,敘述時要避免使用真實人物的姓名,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