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嬰幼兒學習音樂的特點與學齡兒童不同,更多的是以傾聽、體驗、感受為主,尤其是將音樂同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能夠發(fā)揮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如:寶寶在起床時播放節(jié)奏歡快、具有動感的音樂,在寶寶快要入睡時播放舒緩輕松的音樂,在寶寶游戲時播放節(jié)奏性強、可操作性強的音樂激發(fā)他們游戲的動機。
因此,對嬰幼兒實施音樂啟蒙教育的方法就要順應他們的這些學習特點。
一、傾聽
對嬰幼兒而言,應將音樂融入到他們生活中,在自然和諧的日常生活中接觸和體驗音樂、既能培養(yǎng)對音樂的興趣,也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長。
1、音樂
嬰幼兒,特別是嬰兒,主要是通過聽音樂促進其聽覺能力的發(fā)展。
在聽音樂的過程中,他們獲得音樂藝術美的熏陶和娛樂的愉悅感。
聽音樂可以配合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動來進行。主要目的是為了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氣氛和情緒,使孩子吃得香甜、睡得舒適、玩得愉快。
2、媽媽的歌(爸爸的歌)
對嬰兒來說,母親和父親的聲音是他(她)最信賴、最喜歡、最愿意傾聽的聲音,父母對孩子輕柔哼唱、或邊唱邊表演;親自之間進行簡單的音樂游戲等等,都是適宜的形式。
在父母學唱之前,家長要反復多次地把歌曲唱給孩子聽。
在教孩子學唱時,要讓孩子看著媽媽或爸爸的口型和面部表情,跟著媽媽的歌聲學,這樣,可以幫助孩子領會內(nèi)容,吐字清楚地表達歌曲的內(nèi)容和情感。
二、交流與互動
1、親子互動歌曲
動作類互動歌曲,從6---24個月的嬰幼兒非常喜愛的。
父母家長要與幼兒一起聽音樂、唱歌,并做躲藏游戲等,家長要用愛心來開啟幼兒的音樂之門,充分利用一切周圍環(huán)境中可利用的東西,營造一些讓嬰幼兒感到有趣的音樂元素,增進他們對音樂的興趣與感受。
2、親子音樂游戲
音樂游戲是在音樂伴隨下進行的游戲活動,父母可以在音樂伴隨下,與孩子開展游戲活動。
如“聽音蹲下”、“蚊子咬我了”、“電動小車”、“學叫聲”、“在這里”、“拍和踢”等音樂游戲,可以培養(yǎng)和發(fā)展幼兒的智力和才能
3、律動與模仿操
嬰幼兒主要通過感官及身體動作來探索周圍世界,在看、聽、抓、滾、爬的過程中,了解他們周圍的世界。
在6---12個月的月齡段,主要為嬰幼兒播放一些節(jié)奏輕緩的綠動音樂,做“被動操”、“主被動操”使嬰幼兒開始接受節(jié)奏與律動。
從13---24個月的月齡段,可以開始合著節(jié)拍做輕微、緩慢的主被動操,如:“五官操”、“禮貌操”。律動:“拍拍搓搓”、“摸摸搖搖轉(zhuǎn)轉(zhuǎn)”、“舉蹲彎仰”。模仿操:“小手打小鼓”、“吹喇叭”等。
4、其他
家長可以和幼兒一起玩能制造各種聲音的游戲
可以與幼兒一起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如:風、雨、雷、電、海浪、鳥鳴、小溪流水等,增加幼兒知識面,豐富幼兒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