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需要我們培養(yǎng)出具有探索科學的強烈喜好和愿望的、具有一定操作實踐能力的、具有獨特科學想象力的新一代研究型科技人才。而這些科技素質的培養(yǎng),都必須從小抓起、從幼兒抓起。今天的幼兒,將是未來世界建設的主力軍,面向高速發(fā)展的新時代,幼兒科學啟蒙教育越來越受重視。時代對未來人才的需要,是學前教育不可回避的挑戰(zhàn)。過去,我們都認為部分孩子的能力較差,經常采取一味遷就的方法,將所有知識細細嚼碎后再喂給他們。這樣越是遷就,他們的腦筋就越不肯動。時間長了,孩子們喜歡上了這種"不勞而獲"的學習套餐。因此,在幼兒園里教師應根據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基本科學知識和思維方法教育幼兒。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就要引導幼兒從小就了解科學的概念、科學的技能以及科學的態(tài)度和價值,并了解社會和科學的關系以及四周環(huán)境相互功能的結果,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社會的需要。從小啟迪幼兒科學意識,激發(fā)其探索欲望和主動求學的喜好,引導幼兒熱愛科學、理解科學,并運用科學方法創(chuàng)造性的解決新問題,促進其智力和個性的全面發(fā)展。
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家庭,環(huán)境的不同,其形成的的個體差異也不同。以下我將談一談開展科學探索活動的重要意義:
一、積極鼓勵幼兒通過不斷"實驗"進行探索,解決發(fā)現的問題擴大幼兒的眼界,使幼兒獲得早期科學知識的積累。要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fā)現的樂趣。因此:對幼兒科學教育活動進行了以下探索:科學教育的內容是很廣泛的,它包括人體和健康、動植物、環(huán)境教育、自然科學現象等。幼兒受年齡特征的限制,不能理解深奧的科學原理,對科學的概念也只是模糊的,所以我們應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熟悉一些我們日常生活用品如:牙刷,筷子,梳子,皮筋等,知道各種用品的使用價值。例如:"有趣的葉子"、"天上的彩虹"、"各種各樣的鈕扣"、"吃草的羊"等等這些都是幼兒學習的基礎,對于幼兒科學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二、在動手操作中探索發(fā)現喜好是幼兒學習的動力,是獲得經驗的先決條件,它表現為兒童對事物的心理傾向性。通過用眼看,用手摸,用鼻子聞,用耳朵聽的,它是真實的存在,使他們對四周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而游戲也是幼兒的主要活動,也是一種重要的教育形式。對幼兒來說,游戲是最快樂、最生動、最豐富的活動。因此,以游戲的形式開展科學活動,既能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喜好、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又能促進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游戲中,幼兒通過試一試、做一做、玩一玩熟悉科學現象。獲得科學知識。在愉快體驗中學科學,效果更加明顯。我非常注重讓幼兒動手操作這一環(huán)節(jié),盡可能利用豐富多樣的材料,讓幼兒親自去嘗試,去體驗。在熟悉"沉和浮"活動中,我們和幼兒尋找許多嘗試沉浮的材料,先讓幼兒試一試哪些材料是沉的?那些材料是浮的?然后讓幼兒想辦法使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浮在水面的東西沉下去。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個個思維活躍,躍躍欲試。有的做了一只紙船把釘子放在紙船里,使釘子浮起來;有的在木頭上放一塊小石頭,使木頭沉下去……多么豐富的想象!在操作過程中幼兒的表現不僅體現了對物體沉浮的濃厚喜好,而且還充分發(fā)揮了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假如在這個活動中,幼兒不親自動手試一試,那么效果就明顯不同了。通過這樣的教學,讓幼兒在學中玩、在玩中樂,充分發(fā)揮了幼兒學習的主體功能.使他們對所學的知識把握牢固,記憶深刻,又使他們的學習能力得到培養(yǎng).教學效果好。
三、科學探索活動的內容幼兒是天生的探索者,我為他們在科學區(qū)投放石子、沙子、豆子、扣子、瓶子等材料,讓幼兒在活動時通過搖擺成敲擊瓶子感知聲音的不同,同時還可以從敲擊瓶子所發(fā)出的不同聲音判定瓶子中的材料,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幼兒的聽覺能力,還進一步培養(yǎng)了幼兒的分析判定能力.提供充分的材料,就為每個孩子創(chuàng)設了動手動腦的機會,使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在動手操作中得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