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有吸引力的操作材料,讓幼兒可說
在每次的非集體活動中,都會有許多豐富的操作材料,而這些材料都是老師根據(jù)孩子的興趣,需要及幼兒的年齡特點等設(shè)計制作并投放的,帶有一定的暗示作用。幼兒在對這些材料反復地擺弄中,在具體事物與具體動作的實踐中會自然而然的有話想說,有話可說。如幼兒在蓋瓶蓋子活動中,開始反復找蓋子在瓶子上。逐個蓋完后,又會擰開,后又一一蓋上,以后完成后將多出的瓶子還給老師,或?qū)⒍喑銎孔臃旁谧约呵懊嫦蚶蠋熞w子,嘴里也會說"多出來了,多出來了";蚴墙"少掉了、少掉了"。由此可見,非集體的操作活動給了幼兒更多說的機會,這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是相當有效的。
二、在集體的教學活動中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幼兒教學的集體活動是指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組織的師幼活動及同伴互動的幼兒學習活動。一般以集體方式進行,可以是小組的,也可以是全班集體進行。
。ㄒ唬┰谟變簣@中,同伴之間的交流是發(fā)展幼兒口語表達的主要途徑。在同伴的當中幼兒說話不受到任何的限制。氛圍更為輕松,一些語言發(fā)展得比較好的幼兒還將在其中起到示范、帶頭的作用,年齡越小的幼兒越喜好模仿,當同伴說出一個較好聽的詞時,他們就會跟著模仿或糾正同伴的錯誤,教師可借此機會傾聽幼兒、引導幼兒運用正確、規(guī)范的語言進行表達,并逐步使幼兒養(yǎng)成愿說,學說、樂說的習慣。
1、有主題的話題,讓幼兒愛說
根據(jù)幼兒的生活知識經(jīng)驗來確定談話的主題,是幼兒口語表達的源泉與基礎(chǔ),只有具備了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與體驗,幼兒才會有樂于表達和交流的內(nèi)容,才會有話可說,有話要說。通過在非集體活動中積累的多次操作的經(jīng)驗和說的練習與幼兒在主題生活中獲得的體驗,使幼兒在集體的教學活動中有話要說,有話愿說。如在"數(shù)樹樁"的教學行動中讓孩子們根據(jù)物體的一個特征作肯定與否定的分辨樹樁的粗細時,孩子們都很愿意說出自己區(qū)分的理由:"樹樁有大的,有小;樹樁上的年輪有多的、有少的;看一看年輪就知道這樹生長了多少年。"等等。這些語言的源泉來自于主題中,在主題開展的過程中,孩子們對樹樁的特征,年輪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因此,在說的過程中,都能抓住樹樁的明顯特征來說,有了內(nèi)容,孩子們就會很樂意去說、愛說。
2、談吐自然的習慣,讓幼兒能說
語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像涓涓溪流一樣,細水長流,在點點滴滴地積累中逐步養(yǎng)成的。幼兒在園的大部分時間是和同伴在一起,而同伴間的相互作用是幼兒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同伴之間的相互交流,學習可以促進幼兒語言的發(fā)展。幼兒在交往中會調(diào)動已有經(jīng)驗,運用語言技巧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幼兒會說。因此,在集體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會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經(jīng)常進行一些合作性的活動,這些活動需要幼兒與同伴進行討論、協(xié)商,需要幼兒在交往過程中根據(jù)同伴的態(tài)度和行為,調(diào)整自己的語言,使幼兒在交往中感受語言交流帶來的樂趣,逐步養(yǎng)成說的習慣,切實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簡短精煉的語言,讓幼兒學說
集體的教育活動的內(nèi)容是幼兒在非集體活動中積累的點滴、零碎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的同伴間的交流,教師指導下的整理、記錄、歸納、總結(jié),并形成概念。而語句不完整、語序顛倒是幼兒常出現(xiàn)的一種語病。數(shù)概念是非常抽象的知識,如何讓幼兒將具體的經(jīng)驗提升到抽象的概念,需要教師用簡單,明了的語言去讓幼兒學說。
在集體活動中,鞋店里的鞋是怎樣擺放的?引導孩子思考后去分類擺放。在第二次進貨時說:"這次進貨要請你講一句話。幾雙鞋添上幾雙鞋就是幾雙鞋?"教師運用填空式的句式讓幼兒學說。讓能力強一些,語言表達較完整的幼兒先說,再讓其它幼兒跟著說。隨后用"你們覺得這句話長嗎,怎樣才能說的短些呢?"于是,就有孩子說:"6雙添上1雙就是7雙"。讓孩子明白要說的更短些,更精練些。幼兒在教師語言的暗示,在模仿的過程中自然地學會了用抽象、概括的語言表達。
。ǘ┮龑в變"講述"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幼兒的"講述"是一種比較談話復雜、周密的口頭語言表達方式,它要求幼兒用比較完整連貫的語言詳細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1、看圖講述是培養(yǎng)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一種好方法,它容易引起幼兒講述的興趣,同時有利于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描述能力,提問老師可以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幫助幼兒理解圖片,最終用恰當?shù)脑~語講述出圖片的內(nèi)容來,這就要求教師事前要有充分的準備,想好了先問什么,后問什么,怎么問,要圍繞主題,有順序,從整體到局部,從具體到抽象。要有啟發(fā)性,促使幼兒積極思維,有利于發(fā)展幼兒的語言。教師做好個別詞句,發(fā)音方面的示范和段落的部份示范,讓幼兒模仿著說,講述后不要求一字不差地模仿,只要幼兒理解,會用自己的話連貫、完整地講就行了,看圖講述結(jié)束后,可以讓幼兒給圖片取名,以培養(yǎng)幼兒語言的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