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結束分區(qū)活動的音樂響起了,小朋友都在忙著收拾自己所玩區(qū)域的物品,這時樂樂跑來我面前說:"老師,東東沒有把書本放回原來位置就穿鞋子離開了。"我一看,閱讀區(qū)的書籍擺得亂七八糟的,還有一兩本躺在墊子上,為了教育幼兒愛護圖書,所以設計了本教學活動。
一、活動內容:《弟子規(guī)》--"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二、活動準備:電腦一臺、弟子規(guī)動畫《韋編三絕》、視頻《愛護圖書》
三、活動目標:
1、通過課件,幫助幼兒理解《弟子規(guī)》--"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這一部分內容。
2、繼續(xù)鞏固幼兒用多種形式誦讀課文,使孩子們對傳統(tǒng)文化產生興趣。
3、讓幼兒懂得如何愛護圖書,從而養(yǎng)成愛護圖書的好習慣。
四、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為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播放哭的聲音,問幼兒:"你知道誰在哭嗎?"幼兒猜測后,教師說:"是圖書寶寶哭了,它說小朋友愛看書,卻不愛護書,把它弄痛了,所以哭了。"教師手拿一本書提問:
。1)、"小朋友,你們平時愛看書嗎?"(2)、"你們是怎樣看書的?""看完后怎樣做的?"請幼兒討論,然后請幼兒回答。
(3)、"老師這里有一位偉人,他也很愛看書,我們看看他是怎樣做的!"2、觀看動畫學習。
。1)、播放《弟子規(guī)》故事動畫前兩句"雖有急,卷束齊"段,請小朋友認真觀看。
(2)、提問:故事里的人物叫什么名字?他是怎樣看書的?
(3)、播放《弟子規(guī)》故事動畫后兩句"有缺壞,就補之"段,請小朋友認真觀看。
(4)、提問:孔子發(fā)現(xiàn)書有缺壞了,他怎樣做?
(5)、運用課件再進一步幫助幼兒逐句理解"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的意思。
(6)、教師小結:即使在有急事的時候,看完書也要把它順手合上,放回書架原處,要養(yǎng)成這種良好的習慣。遇到書本有殘缺損壞時,應立刻修補好,保持完整,這是對書的恭敬、愛護 。
3、誦讀原文。
。1)、幼兒跟教師有節(jié)奏的認讀。
。2)、幼兒輪流當老師來認讀(先單句、再兩句、再三句、再四句)。
。3)、接龍法(先老師跟幼兒接龍、再將幼兒分成四組,每組念一句,看哪組念的準,接的快。)五、品德教育:我們要像古人一樣,即使在有急事的時候,看完書也要把它順手合上,放回書架原處,要養(yǎng)成這種良好的習慣。遇到書本有殘缺損壞時,應立刻修補好,保持完整,這是對書的恭敬、愛護 。雖然今天得到書比古代容易多了,但是我們也要存著恭敬之心來愛惜這些書籍。在翻閱的時候要輕輕地翻,不要很粗魯,以免折壞,也不要隨便在書里亂畫,把課本涂得臟兮兮的,從小就要建立起愛護書籍的觀念。如果你處處都能仔細小心,無形中就培養(yǎng)了你做事井井有條、少出差錯、穩(wěn)重安詳?shù)哪芰,這都是平時練出來的功夫。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做個愛護圖書的好孩子吧。
六、結束活動:一起跳律動操《愛護圖書》。
附:小故事內容:
《韋編三絕》
孔子是我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少年時就勤奮好學,十七歲時就因為知識淵博而文明魯國,這當然是和孔子刻苦讀書分不開的。當時還沒有發(fā)明紙,書都是用竹簡做成,然后用牛皮繩穿起來的。據(jù)說孔子到了晚年,喜歡閱讀《周易》,因為每天翻閱,穿竹簡用的牛皮繩磨斷了三次。而磨斷一次,孔子就再整理一次,一直將書保存完好。這一方面反映了孔子的刻苦,但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孔子在讀書的過程中,是十分愛護圖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