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數(shù)學活動,在操作中體驗探索的樂趣。
2、鞏固對常見平面圖形的認識,初步感知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
3、學習尋找和發(fā)現(xiàn)圖形拼搭的不同方法,感知與理解圖形中的公用邊。
活動準備:
火柴(棉簽)若干、記錄單和彩筆。
活動過程:
1、游戲"變魔術"導入,激發(fā)幼兒參與的興趣。
(1)教師:老師今天要來變魔術,你們想不想來學一學呀?
。2)出示兩個三角形。
教師:仔細看一看老師的幻燈片中有幾個三角形?兩個三角形由幾根火柴棒拼搭成的?
。3)教師小結(jié):兩個三角形共用6根火柴棒拼搭成,一共6條邊。
。4)教師:接下來老師就要來變魔術了。拿掉一根火柴棒,還剩下幾個火柴棒呀?你們能不能用5根火柴棒也能拼搭出兩個三角形?
教師"變魔術",用5根火柴棒演示拼搭出兩個三角形的方法。
2、教師講解"公用邊"。
(1)教師:我們用了5根火柴棒拼搭出了兩個三角形。這就奇怪了,同樣是兩個三角形。之前我們需要用了6根火柴棒,而現(xiàn)在只需要5根火柴棒呢?為什么呢?
。2)請個別幼兒找出"公用邊"。
教師:原來這條邊既是上面三角形的一條邊也是下面三角形的一條邊。上面的三角形用到了這條邊,下面的三角形也用到了這條邊。這條邊有個好聽的名字,它叫"公用邊"。
3、幼兒操作。
。1)教師:那現(xiàn)在老師請小朋友用"公用邊"的這個魔法來變魔術了哦!
。2)第一次操作:用6根棉簽棒拼搭出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
教師:老師已經(jīng)給你們準備了棉簽棒,請小朋友在取出6根棉簽棒在桌子上拼搭出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教師巡視指導)教師: 6個火柴棒能搭出4個方向不一樣的圖形。四條邊都是這個兩個圖形的公共邊。還想不想玩變魔術的游戲呀?
。3)第二次操作:用7根棉簽幫拼搭出一個長方形和兩個正方形。
教師:說一說兩個正方形的公用邊在哪里?找一找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公用邊在哪里?老師還發(fā)現(xiàn)有人是豎著搭。那我們一起來找找豎著搭的公共邊在哪里?這些邊是誰的公用邊? 你們想不想在在繼續(xù)闖過呀?
。4)第三次操作:拼一拼、畫一畫、記一記。
教師:接下來請小朋友們再一次嘗試,開動你們的腦筋拼出5個正方形。看看你用了多少根棉簽棒,是如何拼出來的。用最少的火柴搭出5個正方形,將你搭出的圖形畫在記錄單上,記一記一共用了多少根棉簽棒?
教師小結(jié)操作情況。
4、結(jié)束活動。
教師:小朋友真厲害,都搭成功了,那今天老師布置一個任務,請你們用最少的火柴棒搭出五個三角形,下節(jié)課的時候我們來一起討論你是如何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