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小學就開始有一門課程是思想品德,也叫道德教育課。但是英國卻沒有這門課程,與中國相似的課程名叫“個人的社會健康教育”或者是叫“社會化過程”。
而且這個課程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們更懂得平常做人的基本道理,如何以自律的態(tài)度進入到社會,成為社會的一份子。而且這個課程也有核心道德觀:尊重生命,公平,誠實,守信。
從上面的課程內(nèi)容安排來看,似乎與中國的道德教育課完全一樣,但是英國的教育過程,以及家長針對此課的態(tài)度都完全與中國家長不一樣。他們甚至是為了讓孩子培養(yǎng)頑皮的個性,而花錢讓孩子去學頑皮。如果這種教育模式放在中國教育模式里,肯定會被所有的家長噴死。
實際上,中國的教育進入了一個錯誤的觀念里,孩子的思想不是教育出來的,而是不斷地受到大人的影響,以及社會的整體影響造成的。因此,如果你只是讓孩子掌握課本上枯燥的道德課程,還不如叫孩子到社會中去感受那些積極向上,正確的道德事件。
而且在英國的道德課上,他們不是只聽老師講課,講那些所謂的道德標準,而是讓孩子們集體討論這些道德事件,讓孩子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共同討論,自己去領(lǐng)悟和判斷事情的對與錯。在這個過程中,成人不會干預(yù)孩子的最初看法。但是若是孩子有特別激進的觀點時,老師才給予干預(yù)并以正確觀念而矯正。
中國學校很少有養(yǎng)小動物這門課程,但是英國的學校卻鼓勵小孩子們飼養(yǎng)小動物,他們認為孩子通過養(yǎng)小動物,會更加有愛心。而且也會組織孩子們到敬老院聊天,為慈善部門組織募捐或者是參加其他的公益活動,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與社會交往能力,這是極好的。
從根本上看,英國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們能夠瘋玩,他們甚至是周末的時候,大量舉辦各種聚會,帶孩子到各種可以瘋玩耍的地方去放開性子地玩。英國的家長認為,在孩子與父母的互動日,若是閑待在家里,反而是浪費時間。
從目前的中國教育模式來講,以學習成績?yōu)楦,若是讓家長又花錢又浪費時間去聯(lián)著孩子玩耍的話,肯定不是中國家長的首選。因此,從目前來看,花錢培養(yǎng)孩子頑皮是中國教育短時間內(nèi)不可取的一種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