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措施:暗示。除了告訴孩子“每個人都可以決定去什么地方作游戲”,老師還使用了另外一個“極限設定”措施:給與選擇。她告訴孩子他們也可以作出選擇“去別的地方做游戲”。
小孩在感情還不懂處理排斥他人或被他人排斥的情況。其他類型的孩子之間的矛盾,幾乎都需要老師進行調(diào)解。但是許多孩子一起排斥一個小孩,不是因為他們想得到他的玩具,而是因為他們想打擊他。這樣做對那個被排斥的小孩是不公平、不尊重的。老師必須阻止這種行為,但是作為一個公正的角色,你必須表現(xiàn)出對所有孩子的平等對待和尊重。
排斥他人是一個很殘酷的社會現(xiàn)實。對此,最唯一有效的辦法是鼓勵被排斥的小孩大膽、自信地提出抗議,教他說自信、有力的詞語,比如:
別說了,我不喜歡這樣。
我想在哪兒玩,就在哪兒玩。
我就要在這兒玩。
我不愿意走開。
我用不著聽你的話。
排斥人的小孩慢慢地會明白這些語言的意思并改正自己的錯誤。同時,老師還要幫助被排斥的孩子培養(yǎng)更好的交際技巧,這樣她就能夠建立友誼關系,并認識到自己是一個和其他人一樣的正常人,也可以交朋友。有一天,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小小的“受害者”快樂地成長,而且吸引了很多的玩伴。
萬一,排斥發(fā)展到欺壓,老師就有必要和欺負人的小孩的家長談話了。也許你可以找到這種欺壓行為背后的家庭問題,并幫助這個小孩和他的父母親克服這個問題。